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北京成立政府法治智囊团 将研究公共听证制度

来源:新京报
2010年07月30日02:36
  本报讯 (记者杜丁)昨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治研究中心成立,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刘维林等16个部门的领导成为首批“特邀研究员”。中心成立后的第一个重大课题是市民比较关注的“北京公共听证制度”。

  社科院法学研究停滞24年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治研究中心是直属于市委宣传部的研究机构,将为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其相关部门实施“依法治市”提供理论与对策支持,为北京市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提供决策咨询和相关服务。

  据介绍,北京市社科院自1978年成立以来,仅在上世纪80年代初设有一个法学研究室,此后将近24年一直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法学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空白状态。2009年3月,市社科院开始着手法治研究中心的论证和筹备工作。2009年9月正式启动法治研究中心的申报程序。2010年3月24日,市编办同意社科院成立法治研究中心。

  将研究公共听证制度

  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治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兼中心主任许传玺介绍,除了开展法治建设上的研究外,中心还将研究百姓比较关注的细节问题,如宠物收养、单双号限行、价格调整等。

  目前该中心第一个课题是“北京公共听证制度”研究,“怎样让公众听证会更具代表性、真实性,而非虚假的、排演的,这是需要研究的内容。”许传玺表示,目前北京市举行的听证会有些属于尝试性的,其科学性和公正性都有待提高。

  成果会向社会公示

  据悉,“北京公共听证制度”研究的内容将涉及听证专家的资格认证、相关利益人如何选取等方面,最终将形成一个公共听证手册。“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该研究将会形成初步成果。”许传玺表示,“我们研究的每项成果最终都会向社会公示。”

  “会借鉴国际城市的法治建设经验”

  市社科院法治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兼中心主任许传玺称,希望“特邀研究员”能亲自参与研究

  对话

  新京报:目前北京已经有很多从事法治研究的政府部门,中心跟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许传玺:有区别,我们的定位是市委、市政府的“智囊团”、“思想库”,那些部门是具体的执行机关,我们希望通过调查、研究、决策咨询等手段,起到“智囊”的作用。

  新京报:为什么中心第一个课题会做“公共听证”?

  许传玺:公共听证是市民比较关心的问题,水价调整需要听证、公园票价调整也需要听证……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搞听证,但非议也很多。

  新京报:这次邀请了16个部门的主要领导人为“特邀研究员”,他们会亲自参与研究吗?

  许传玺:我们希望他们参与进来,而不只是挂个名字,但还需要看实际情况,这些各委办局的正、副级干部有的工作确实很忙,不能亲自参与研究,但会委托相关部门或副手参与到研究中来。

  新京报:中心与这些政府部门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许传玺:这些部门有问题可以咨询我们,我们有问题也可到各个部门进行调研。另外,研究成果出台后会送交各个部门审阅。

  新京报:该研究中心跟北京市刚成立的“世界城市研究基地”有关联吗?

  许传玺:从研究课题上是有关联的,世界城市研究中的法治化研究由中心承担。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几个世界城市都是法治化国家,与其相比,北京市的法治化程度还有待加强。

  新京报:研究中心具体会做些什么工作?

  许传玺:首先关注点是北京,但也会参照和借鉴国内其他城市及国际相关城市在法治建设上的经验。

  新京报:我们研究的这些成果政府会采纳吗?

  许传玺:现在政府机关比较开放,涉及法律问题都比较愿意听取专家意见。

  本报记者 杜丁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