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PMI降至新低通胀压力回落 经济高速增长仍可期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2010年08月02日00:58
  ⊙记者 吴婷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比6月回落0.9个百分点,这已经是PMI连续第3个月下降,并创下17个月来最低水平。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指出,PMI再度回落,一方面源于季节性因素,往年我国夏季工业生产都有所减弱。另一方面,则是宏观主动调控的结果,如房地产调控、出口退税率调整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7月份PMI指数继续回落,预示经济增长回调态势还在发展中。

  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1.1%,其中一季度经济增速达11.9%,达到本轮经济回升新高点,二季度增速回落至10.3%。

  增速回落态势在指数中得到印证。

  7月PMI的11个分项指数回落幅度有所缩小,多在1个百分点左右。但体现制造业活力的生产指数回落幅度扩大,比上月回落3.1个百分点,降幅比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

  不过,专家认为无需过分担忧。

  张立群就表示,尽管经济增速回调持续,总体而言仍会维持在较高增长水平。目前国内外市场环境已较去年同期明显好转,政策的回旋余地也明显加大,预计投资增幅不会出现大幅下降,出口不会再出现负增长。在这些因素支持下,未来经济增速将渐趋稳定,全年经济增长率可以保持在9.5%左右。

  东吴证券报告也指出,从全年经济增量的角度来看,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速迅猛下降的概率不大。

  “随着对中西部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及鼓励民间投资,中国经济增长基调不会改变。”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潘向东说。

  关于PMI指数未来走势,宏源证券高级研究员何一峰分析说,一般而言,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相关调控措施的冲击影响在前两个月是最大的,随后会逐步衰减。

  ⊙记者 吴婷 ○编辑 朱贤佳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8月1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中购进价格指数为50.4%,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该指数在今年4月份达到峰值72.6%,5、6月份则连续大幅回落。

  作为物价先行指数,购进价格指数的持续回落使得专家认为通胀压力回落的态势将持续。

  分行业来看,20个行业中,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行业高于5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低于50%。分产品类型来看,中间品和生活消费品类企业高于50%,分别为52.6%和52.9%;原材料与能源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低于50%,分别为42.9%和46.4%。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表示,尽管近期南方水灾等系列因素造成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再加上基数因素导致7月份CPI同比增速可能会较高,但是7月份之后物价将持续回落。

  董先安表示,7月通胀反弹压力并不大。但洪涝灾害带来供给冲击对价格产生短期影响。

  申银万国报告预计,7月份CPI同比上涨3.3%,再次超过3%的警戒线,食品价格上涨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蔬菜和猪肉价格涨势尤为明显。三季度是CPI高点,通胀将在四季度将得到全面控制。

  “CPI也许到7月份是个高点,但全年的通胀率不会超过3%。”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认为,1至6月份,CPI同比上涨2.6%,上半年没有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原因,是短期内实际经济增长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经济增长水平,全球的经济增长还是低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所以,总供给还是大于总需求。

  下半年通胀压力也不大,从总供给总需求的角度来讲,国内不太可能出现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news8)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