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安徽颍上县村干部冒名贷款 20户村民被列黑名单

来源:中安在线
2010年08月02日09:35
    安徽颍上县六十铺镇彭庙村一些村民到当地信用社办理贷款时,却发现自己被列入了信用社的“黑名单”。经过查询他们发现,他们的名字多年前就出现在信用社的贷款记录上,上面的身份证号码也不是自己的。记者调查得知,这些贷款大部分都是当地村干部找信用社办的。

  7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颍上县六十铺镇彭庙村采访。38岁的万庄村民组村民秦大亮说,2009年底,他到六十铺信用社办理贷款时,却被工作人员告知:10年前,他曾分三次从信用社贷了12000元,至今一直未归还,现无法再贷款。秦大亮发现,当时贷款记录上留的身份证号码根本不是自己的,也不是他签的字。

  彭庙村赵一村民组村民秦兴刚去年到六十铺信用社贷款时,也被告知“欠贷款4000元”。同时,该村民组陈传付、赵友强、秦大新等多位村民均称自己也因被列入“黑名单”而无法贷款。村民们介绍,彭庙村13个村民组中有多个都存在类似情况。

  29日中午,记者来到颍上县六十铺信用合作社,信用社主任杨勇因不在单位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杨主任告诉记者,由于历史原因,以前农村信用社确实存在一些不规范地方。涉及到的村“民大约有20户,具体数字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当天下午,杨主任从外地赶回约见记者。杨主任承认,这些贷款中可能确有少部分是在村民不知情的情况下由村干部代办的,但当时主要是为村民代缴各种税费。记者问及这些问题如何处理时,杨主任表示,按照上级指示,他们正在认真核实这些贷款,在向上级汇报后将及时采取措施,尽量不影响村民的贷款需求。

  在赵一村民组采访快结束时,记者巧遇当年的一位老信贷员——秦兴华。2005年以前,秦是六十铺信用社的信贷员,许多村民反映的贷款当年大多是他经办的。

  谈起当年的一些贷款,秦兴华说:当时信用社的贷款手续比较松,有时候不要身份证也可以。当年确有一些村干部找到信用社,以村民的名义办理贷款。他们贷“款的目的也不是为自己,主要是代村民缴纳各种提留款和农业税。”

  29日下午,彭庙村部分村干部以及六十铺镇镇政府工作人员特意找到记者。镇政府一位崔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贷款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目前镇里正按上级要求逐一清理各村的历史欠债问题,如经核实确属一些村干部借用村民个人名义欠下的债务,他们一定会及时清理,尽量不影响村民正常贷款。“这些贷款大部分都是村干部代村民缴纳的各种提留款和农业税。”这位崔姓工作人员一再强调道。(见习记者朱春友)

(责任编辑:news7)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