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新闻周刊》债务或是无底洞 员工忧心外行入主

来源:南方日报
2010年08月06日10:24
91岁的音响设备大亨真能笑到最后?  CFP图片
91岁的音响设备大亨真能笑到最后?  CFP图片

   8月2日,当华盛顿邮报集团正式公布《新闻周刊》的新东家时,没人知道哈曼是不是两个月前最早笑的那个人,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包括对冲基金经理马克•拉斯瑞、《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合伙人弗雷德•德拉斯纳在内的多位竞争者当中,只有他一直笑到了最后。

  这位91岁的音响设备大亨主导了一宗关系全美第二大新闻周刊命运的交易,也是刺激全球纸质媒体读者神经的交易。

  在听完华盛顿邮报集团主席唐纳德•格雷厄姆的一番表扬后,西德尼•哈曼声称只为这个老品牌支付了1美元,实际却扛下了5000万美元的巨额债务,以及首年超过1.8亿美元的预算投入。对比2007年亿万富翁山姆•乔尔以82亿美元买下《芝加哥论坛报》的“壮举”,哈曼掏的这一手腰包也许并不为过。不过,《芝加哥论坛报》在易主18个月后即宣告破产的悲剧结局,却不免给150万《新闻周刊》读者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心理阴影。

  一觉醒来就换了老板

  《新闻周刊》公开易主的当天,总编乔恩•米彻姆一直站在哈曼的身边,一言未发。纽约时报记者杰里米透露,早前已决意在交易完后离职的米彻姆在email里对哈曼称赞有加,但这只是一种职业表现。

  “米彻姆离开真让人遗憾。是他把《新闻周刊》从一份普通周刊变成有导向性和思想性的杂志。”一位叫玛丽莲的读者这样评价他。

  米彻姆在《新闻周刊》工作15年,过去4年一直担任总编辑。两年前,杂志的发行和广告开始严重下滑,他还豪言壮志要扭转乾坤。

  两年后,杂志改版失败,经营每况愈下,华盛顿邮报集团铁了心要扔包袱。这时音响设备大亨及时抛下救命草,可是,米彻姆去意已决。哈曼给人的信心由此大打折扣。

  新东家走进总部办公室时,《新闻周刊》驻波士顿的高级写手玛丽•卡迈克尔像往常一样,正在修改一组有关遗传实验的文章。与大多数同事一样,她并不晓得这位西德尼•哈曼到底为何方神圣。

  作为内部员工,她似乎有条件提前获得一些有关交易的内幕。然而,当各种电话、短信和邮件纷至沓来时,她却显得一头雾水。“我估计你们知道的肯定比我多。”面对南方日报记者的追问,她耐心解释:“公司决策层并未授权我代表他们说话。”

  被以这种方式推向风口浪尖的还有她的同事凯特•戴莲。凯特是一名编辑,平时承担少量写稿任务。面对突如其来的提问,她干脆不予理会。

  许多同事都跟玛丽和凯特一样,感觉一觉醒来,杂志就换了老板。尽管五月份的时候,公司已放出风声,然而,他们无从估计,那位只玩过广播、对纸媒一无所知的老头,究竟能给杂志带来什么?

  这是一个让员工们感到烦燥的夏天。从5月唐纳德宣布出售计划开始,公司便陆续有采编人员离职。据一位叫亨利的记者统计,截至8月2日,已有10位员工决定或实际离职,包括总编乔恩•米彻姆和执行编辑特德•曼克雷弗。

  哈曼在接手《新闻周刊》前,承诺保留325名雇员里边的250位,不包括米彻姆。星期一下午,在公司总部十楼召开的会议中,执行主管汤姆•阿斯黑姆和安•丹尼尔告诉所有参会员工,在3-6周里,他们会得到更多关于自己工作去向及周刊未来的信息。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哈曼和员工们有了第一次会面。有员工描述他有魅力。米彻姆在会上依然不发一语。知情者透露,他曾有意联合竞标买下杂志,但失败了,未来只会在公司继续逗留30-60天,以保证平稳过渡。

  91岁哈曼尚能饭否?

  哈曼是一个经营高保真立体声音响设备成名的富贾。1952年,他创办了哈曼音响公司;1977-1978年,曾在卡特政府中担任商务部副部长;他还是一个高姿态的慈善家,在哈佛大学的科技、公共政策和人类学领域设立了多个公益项目;同时,他还是华盛顿莎士比亚戏院公司的托管人。不过,这一次收购,他用的却是哈曼家族的名义。

  在收购《新闻周刊》的最后一轮竞标中,哈曼打败了其他3家竞标机构,被唐纳德称为正要寻找的和他们一样注重新闻品质的人。

  然而,他的妻子丽普•简知道,丈夫这次买下的是一家连年亏损的企业。根据华盛顿邮报集团透露,2007年,《新闻周刊》的总收入为3140万美元,此后广告和发行一直处于下滑状态。2009年,公司营业亏损达4750万美元,而发行量方面,最高峰时达到320万读者,当年只有150万。

  由于事先承诺会承担周刊所有债务及在职和退休员工的福利保险,《华尔街日报》测算出,哈曼第一年起码要为这个烂摊子投入1.8亿美元。尽管哈曼声称买下《新闻周刊》不是为了赚钱,但倘若未来几年无法扭亏为盈,就意味着哈曼个无底洞贴钱。

  在更多人看来,哈曼买《新闻周刊》的行为,是头脑发热、感情用事。美国西北大学新闻学教授查尔斯•惠特克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做毫无意义,《新闻周刊》的命运更不会因此焕发生机。而纽约资深媒体顾问彼得•希姆莱在南方日报记者面前,甚至把哈曼的行为与几年前山姆•乔尔买《芝加哥论坛报》的行为相提并论,把它看成又一桩悲剧。

  纵使风烛残年的西德尼•哈曼永不退休,他又能为留传子孙的这一“光荣事业”撑多久?

  ■旁边报道

  《经济学人》:独树一帜的传媒奇葩

  尽管有互联网和金融危机双重夹击背腹受敌,英国杂志《经济学人》的发行和广告近年来一路高歌猛进,表现出让人不可思议的持续增长。

  南方日报获得的一份来自美国发行稽查局的统计报表10年间,只有《经济学人》和《周刊报道》保持一直上升趋势。截至今年,《经济学人》每期发行量已超过160万份,其中一半在美国。

  《经济学人》1843年9月由苏格兰一个帽子商人詹姆斯•威尔逊创办,迄今已有167多年历史。事实上,创刊30年时,其发行量只有3000多份;创刊100年,才达到10000份。与《新闻周刊》、《时代》等众多老牌杂志相比,《经济学人》的发展在最近10年来表现得后劲十足。尽管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份杂志也被迫进行了裁员,之后一年的广告页数锐减了20%,然而在同类媒体中,其每期广告总页数仍是最多的。

  据该杂志2009-2010年的财务年度报表,其税后利润增长1%,达3800万英镑,接近4亿元人民币。在很多人看来,《经济学人》在最近三年的商业表现,俨然一个传媒神话。对此《大西洋月刊》写手迈克•海尔斯根认为,这得益于其敏锐和准确的市场定位。

  这份杂志的目标读者定位在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特别是那些有影响力的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找准了市场,现任主编约翰•米克尔斯维特和他的同事们坚守“内容为王”的铁律,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具有全球视野,并且富于思想洞见的时事评论和智慧分析。他们实行文章匿名制度,除了专题和约稿之外,所有的文章都没有记者编辑的署名。“我们只塑造品牌,不搞个人崇拜。”

  许多消费者习惯了快捷和免费信息,汕头大学新闻学教授彼得•E•赫福特向南方日报记者伸出了一个手指,“在这种环境下,只有一份杂志能生存下来并取得发展。那就是《经济学人》。这份杂志有一个优势:它在财政金融领域,是独一无二的,全球仅此一家。”

  与《经济学人》截然不同的是,《新闻周刊》的经营没有紧抓时代的脉搏。纽约咨深媒体顾问彼得•希姆莱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好多年前,《新闻周刊》甚至没有自己的网站。”

  《经济学人》却正在改变自己的经营战略,其网络版已开始收取订阅费用,并对免费读者限制可阅读的文章数目。目前,每月访问其网站的用户已超过400万。网站发行人本•爱德华兹说,他们将为付费用户提供最佳的阅读享受。此前,英国出版行业只有《金融时报》网络版收费。

  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到,《时代》和《新闻周刊》都曾试图拷贝《经济学人》的成功之处。而彼得•E•赫福特发现,只有《时代》获得了一些成功,但它已经不再是提供每周新闻的杂志了。这里只剩下一份没有清晰方向的《新闻周刊》。在尝试重新把自己定位为迎合知识分子的大众版《经济学人》时,其读者群继续缩小,读者拒绝这种变化。这使得《新闻周刊》像一艘漂在海上没有舵的船。

(责任编辑:周径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