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央频繁调控楼市 > 调控楼市消息

开发商囤地不止暴利难终结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8月06日10:49
  一个去年全年净利润只有4.03亿元的上市房企,却因为拥有拿了5年而未开发的土地,凭空可以生出228亿元的利润!在日前国土部出台囤地“黑名单”报道引发市场广泛震动的同时,泛海建设涉嫌囤地被指利润空间高达200亿,无疑为房企囤地谋取暴利的现象提供最有力的注脚。

  据媒体报道,泛海建设旗下子公司在北京东风乡拿下的多宗地块至今未开发,涉嫌捂地的地块原定的开工时间为2005年2月27日,而约定竣工时间为2007年5月30日,但是目前该地块依旧杂草一片。和目前泛海国际居住区4.5万元/平方米的价格相比,2007年泛海国际居住区售价为1.86万元/平方米,如果这块土地晚三年竣工,相当于泛海国际每平方米多赚了2.64万元,整个项目算下来多赚了228亿元。事件曝光后,泛海建设被迫发布紧急停牌公告,表示将启动加紧开发计划,相关地块于年底前开工。

  房企名嘴潘石屹此前就一直指称上市房企囤地严重,他认为,上市公司的囤地非常严重,尤其是在IPO之前,这涉及到资本市场对上市房地产公司的评价指标,一般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评价是看利润,衡量它的指标是PE。但对于房地产公司,他们还看中的一个指标是NAV。所以一些房地产公司在上市前拼命地囤地,NAV的数值才会大。为非上市公司,考虑的还是现金流和利润的指标,他们的资金量和规模也有限。但对即将上市的和已经上市的房地产公司,为了迎合资本市场,就要把NAV的值做大,这就需要囤积大量的土地。

  对于囤地现象未能遏止,潘石屹认为政府责任不小。他认为,中国法律尽管有“两年不开发无偿收回”的规定,但没有认真地执行,资本市场也就一直按照土地出让后再不会收回来考量房地产公司,所以上市公司囤地现象要比非上市公司严重。潘石屹表示,房地产开发商囤地,不把土地建成房子,房价就一定会涨。而囤地问题涉及到银行、银监会,也涉及到证监会,只有这几个部门协调起来,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他也赞同国土部应该光明正大地公布囤地黑名单,而不是急于辟谣。如果政府真能下大力气清理闲置土地,就一定会促使许多闲置土地尽快开工建设,这才是降低房价的根本办法。

  此前业内专家分析,此轮调控对于疯狂高价拿地的开发商来说,可能造成巨大压力,更有分析人士判断,房地产业可能由此告别暴利时代,进行微利时代,开启以服务、品质为竞争利器的新时代。而眼下暴露出的囤地乱象可见,如果不在土地开发方面严格监管动真格,单纯地加大土地供应,只会为房企堂而皇之地囤地提供更多的方便。如果囤地而不开发的牟利模式不被有效遏止,实在难言中国房地产的暴利时代将终结。李广军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