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地区是世界上最富有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区内各国地理位置邻近,经济互补性强,相互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也很有效,合作潜力很大。然而,长期以来,东北亚地区都没有形成区域性的合作机制,东北亚的合作仍处于一种非制度性和无组织的不稳定状态。制约东北亚地区合作的最主要障碍来自于地区认同弱,受制于历史恩怨、地缘政治和地区安全形势的影响,东北亚国家在推动地区合作方面受制于公众认同、社会舆论甚至意识形态,经济和社会交流层面的优势始终没有发挥出来。
相比欧洲、北美、南美等地的一体化,东北亚地区一体化进程缓慢的原因不在于地区经济交往总量少,不在于地区利益互补差,也不在于地区社会交往少,地区一体化所需要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在东北亚地区几乎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东北亚地区最根本是缺乏建构共同利益的条件,即地区政治认同,这也是决定一体化能否取得进展的最直接和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如何跨越政治上的地区认同障碍,便成为推动地区一体化的关键。
那么,何谓地区政治认同呢?亚历山大·温特指出,认同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认知方式和结果,“地区认同”就是一种“集体认同”(collective identity),而且“地区”概念本身就存在“认同”的含义。地区政治认同就是在集体上将地区看做是政治上一致的身份认同,包括文化价值认同、安全观念认同和政治身份认同。从地区政治认同的三个维度来看,东北亚地区的政治认同仍然存在很大问题。
一是文化价值认同存在分歧。在东北亚地区,尽管各国都十分珍视所谓的“东亚价值”, 却一直没有重新构建起文化上的认同感,日本构筑以其为主体的“大东亚共荣圈”的历史记忆对中韩等国的伤害至今难以磨灭,加速了东亚文化圈的中衰与裂变。①同时,政治制度的差异还进一步扩大了此种地区文化认同的分歧,比如日本和韩国作为西方最富裕国家的成员,对中国所走的社会主义市场化道路心存疑虑,这些政治意识形态因素左右了他们对国际关系和中国对外政策和战略的最基本看法。此外,对历史传承下来的领土现状和文化遗产的认识上,东亚国家还存在深刻的分歧。如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之争、日韩之间的竹(独)岛之争、中韩之间的高句丽之争即是;中日韩之间还存在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争端,如中韩之间端午节文化遗产之争。
二是安全观念认同裂痕难平。中国、日本、俄罗斯和韩国在地区安全观念上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任何一方的强大都被其他各方看作是一种威胁,比如南北韩之间,尽管金大中时期的“阳光政策”试图缓解南北双方的安全困境,但朝核问题的严重化令合作安全观化为泡影。中日两国在东海油气田开发、钓鱼岛问题上的争执,使两国一直在安全问题上心有余悸。此外,美国通过美日同盟、美韩同盟在地区安全事务上的强力辐射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分歧,加剧了地区各国在安全上的不信任,故而,该地区长期缺乏应对来自外部挑战的共同威胁意识和共同安全观念。
三是地区身份认同遥不可及。身份认同包括“自我认同”、“他者认同”和“归属认同”。“自我认同”即对自我身份和特征的认定,这种身份是该行为体自身各种物质和精神因素的统一体。②就自我认同而言,尽管在核心价值观方面各国总体上坚持东方文化,但政治上却体现为身份分裂,东北亚至今没有形成“东北亚人”的共同身份认同。就他者认同而言,中国、日本、俄罗斯、韩国都是地区性大国,他们的实力无法与美国相抗衡,也都不愿意联合起来平衡美国的地区影响。就归属认同而言,中日之间、南北朝鲜之间,甚至同属于美国盟友的韩国和日本之间,都缺乏同舟共济的地区政治认同。比如在日本入常问题上,韩国通过推动“咖啡俱乐部”加以抑制,令日韩关系十分紧张。
东北亚地区是冷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也是矛盾最复杂和最敏感的地区,由于地缘政治、历史传统和意识形态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地区合作和区域一体化一直进展缓慢。“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近年来,中国在该地区加强公共外交,通过领导人积极开展增信释疑的公关外交,推动媒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加强地区各国之间的教育文化和社会交流,以做地区负责任大国的风范,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并在其中扮演了“理念倡导者”、“舆论引导者”和“机制推动者”的角色。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东北亚地区一体化开始启动,包括六方会谈、中日韩首脑峰会、东亚峰会、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等机制都在向前发展,尽管可能并非一帆风顺,但只要立足于公众和社会层面,长期打算,扎实推进,东北亚地区合作机制化就一定不可逆转。
(上文由《当代世界》杂志社授权摘编,作者系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教授)
① 胡礼忠、汪伟民:“东亚文化圈:传承、裂变与重构”,《国际观察》2004年第2期,第76页。
② 夏建平:《认同与国际合作》,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责任编辑: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