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东城区获悉,除了因区划调整,需将原崇文区某某大街某某号,变更为东城区某某大街某某号之外,原崇文区管辖区域内的地名都可以得到完整的保护,文化元素可以得到完整的传承,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影响。
地名变更遵循四原则 东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调整后,原东城区与原崇文区合并成为新的东城区,由此衍生了原崇文区管辖区域内地名的变更问题。根据《北京市地名管理办法》,地名的命名、更名要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和“符合历史、照顾习惯、体现规划、好找好记”的原则办理。
经东城区公安分局内部比照,原东城区与原崇文区没有相同的地名。因此,除了因区划调整,需将原崇文区某大街某号,变更为东城区某大街某号之外,原崇文区管辖区域内的地名都可以得到完整的保护。
法定地址变“东城区” 东城区负责新地名命名工作的宋志红告诉记者,行政区划调整后,原崇文区的地名可以完整保留,但是法定地址都会因由“北京市崇文区”变更为“北京市东城区”而产生改变,这将对原崇文区的居民、企业事业单位产生一定的影响。“新东城区将抓紧与市有关部门沟通,确保把相关的影响控制在最小限度。将在市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按照"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生产秩序,不影响企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转与经营,不因区划调整而增加居民、企事业单位的成本与负担"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因地名变更而带来的相应变化。”
遗址老字号不会撤销 崇文区的称谓,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原崇文区的历史文化,则比名称要久远得多。这一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鲜鱼口地区以及前门大街、明城墙遗址和恢复重建的永定门城楼等众多文化印迹,阳平会馆、湖南会馆等遗址至今尚存。此外,还有同仁堂、全聚德、便宜坊、盛锡福等众多的老字号品牌。东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类的地名、老字号,不会因“崇文区”的合并而撤销,反而会在新东城的大格局下,随着资源整合、文化保护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作为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得以保留。
地名新增“崇文”符号 记者了解到,除现有的崇文门、崇文门菜市场、崇文小学等地名、企事业单位名称将继续保留外,还应注重适当增加一些增强崇文乃至南城文化符号的地名、楼名。比如,适当时候把崇外街道更名为崇文门街道;将原崇文区工人文化宫更名为崇文工人文化宫;将原崇文区在建的“三馆”工程(文化馆、图书馆和档案馆)命名为“崇文文化大厦”。在适当时机,也可引导南片地区的开发企业申请具有浓厚崇文特色、南城文化特色与含义的楼宇、小区名称。(记者 王萍) (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