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沫在义安理工学院念书时,认识了她的先生谢俊杰。集体婚礼配套中的婚前研讨会,让王沫觉得特别有收获。
来自上海的沈垠峰(左)和施琼觉得参加集体婚礼,省下他们很多时间和麻烦。
中新网8月10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近年来在新加坡本地恋爱结婚,成家立业的华人新移民不在少数。他们有的与本地人联姻,也有的是新移民之间相恋。无论哪种情形,走到谈婚论嫁的阶段,就一定会面对诸多实际问题。单是筹办一场像样的婚礼,都会千头万绪,费尽思量。
俗话说,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如果两个家庭不在同一座城市,那么传统婚礼可能要分别在两地举行了。此外,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重视结婚注册仪式。很多新人会把这个仪式看成是属于小两口自己的“婚礼”。
而如何把自己的“婚礼”筹划得别开生面、喜庆浪漫,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呢?尤其对于家人不在身边的新移民而言,参加集体婚礼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沈垠峰:省心省事,如愿以偿 来自上海的沈垠峰和施琼,是参加去年9月20日由新加坡报业控股主办的集体婚礼的一对新人。在属于他们自己的五房式组屋里,似乎还有着新婚的喜气。不久前,他俩回上海举办了传统华人婚礼。
沈垠峰2001年来本地就读中三,之后考入新加坡理工学院,目前是新航工程负责飞机维修的工程师,已是新加坡公民。在理工学院读书时,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在南洋艺术学院就读,同样来自上海的女友施琼。
毕业后,两人各自找到满意的工作。他俩的爱情也终于开花结果,进入谈婚论嫁的阶段。由于家人不在身边,婚礼就全靠自己张罗。
沈垠峰说:“我去了解过,婚姻注册局的仪式也很正式,但是那里的房间不够大,仪式前后才10分钟,只是照本宣科,走一下程序,接着就换下一对新人上场。我总觉得,有点太草率了。”
他说:“如果要搞一个比较特别的婚礼,那就要自己去请注册官,还要自己订场地。我当时问过,如果是订酒店的厅房,至少要十桌以上才可以,而十桌就是100人。我们双方父母和亲戚都不在新加坡,哪请得到100人呀?何况比较特别的好日子,如去年很热门的"20092009",一早就被人订光了。别说酒店,这一天你连注册官都找不到。”
热闹更添喜气 沈垠峰说:“当时看到集体婚礼的宣传,我们仔细研究了婚礼配套,主办方已请好注册官,宣誓后可直接领取结婚证书;主办方还提供专业摄影,提供茶点,还有花车入场,最后又颁发精美的纪念品,考虑得可以说是非常周到。虽然配套的价格不算便宜,但我觉得很值得。毕竟省下我们很多时间和麻烦。
“当时我俩工作都非常忙碌。尽管一直想搞一个特别仪式,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有人帮忙统一策划,又是在户外,环境优美,又选了这么特别的日子,我们当时就觉得非常符合我们的要求。”
至于参加集体婚礼,会不会让人不自在?因为人多也有人多的麻烦。当天,所有新人及亲友团总数近3000人,场面大,人也多。
沈垠峰认为:“人多热闹,才更添喜气。再说,这只是一个注册仪式,我们之后还要回上海举行传统婚礼。所以在国外,就借这个仪式搞得热闹一点,新颖一点,这样才更有浪漫情调。
“总的来讲,还是不错的。主办方也提供了专业摄影师,之后把照片上载到网上给我们自己挑选。每对新人都可以选八张免费照片,加上一些朋友帮我们拍的,婚礼的照片也就足够了。”
王沫:婚礼过程比预想中的好 来自古都西安的王沫,2000年获得奖学金进入本地义安理工学院读书。她的先生谢俊杰是她同班同学,两人的恋情从入学后的第二年开始萌芽。俊杰本身是第二代的香港移民。
王沫爽朗地笑说:“说起来我俩真是有缘,不但在义安工院是同学,后来在大学也是同学,出来工作后又是同事。”
原来,理工学院毕业后,俊杰去当兵,王沫选择先工作两年,随后两人一起报考南洋理工大学,修读电脑专业。毕业后,两人原本不在同一间公司,但后来两公司合并,于是他俩又变成了同事。
为什么会选择集体婚礼?王沫说,也是一种缘分。“当时俊杰刚刚向我求婚,我们还没来得及细想怎么筹办婚礼,就看到了关于集体婚礼的消息,我马上打电话去报了名。相信我们不是第一对,也是最先报名的几对。”
王沫最初看中的是“20092009”这个特别又好记的纪念日,而且集体婚礼也是一种很特别的形式,同一天与150对新人在风景如画的植物园举行注册仪式,想想那个场面,都会让人心动。
物超所值,有意外的惊喜 王沫说,婚礼的过程比她预想中的还要好。主办单位当初宣布会有“神秘嘉宾亲临现场”,后来才知道是两位部长。他们为新人颁发了主办单位特别制作的精美纪念品——一个心形水晶音乐盒。
“这个纪念品很有特色。不过更让人感动的是,新加坡虽然小,却也不是那么容易见到部长的。有两位部长亲自到场为我们祝福,与我们合影留念,让我们的婚礼顿时增色不少。”
而婚礼配套还包括其他多项服务。其中婚前研讨会,也让王沫觉得特别有收获。会上讨论了如何适应婚姻生活,如何维持家庭和谐,以及必要的法律知识,婚后性生活等课题。
给王沫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婚后理财”。“以前我们是一个人挣一个人花,花到完也无所谓,可是婚后就不可以了。要放多少存款,要拿多少出来投资,要把多少放去联名户头……这些我们以前还真是没考虑过。”(李叶明)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