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楠) 本月月底由原东城区与原崇文区合并而成的新东城区政府将正式成立,原崇文区管辖区域内的地名也将从本月底开始有步骤地进行变更。记者从东城区了解到,原崇文区胡同、街道居民家中的门牌号码此次基本不需要进行变更。
西城区宣传部长刘洋表示,西城区在今后将进一步做好包括地名在内的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工作,比如办好厂甸庙会,让饱含文化的历史记忆永存并得到新的发展。已经铭刻在人们记忆中的体现宣南文化特色的一些地域符号并不会随之消失。比如始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的白纸坊,闻名天下的大栅栏、琉璃厂,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宣武医院”、“广安门电影院”、“宣武艺园”、“大观园”……
宣武中医院、宣南文化博物馆、宣武门大街、宣武门教堂、宣武门地铁站、北京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宣武活动中心等名称都不会变更。
据了解,崇文区的称谓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原崇文区的历史文化比其名称则要久远得多。这一地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鲜鱼口地区以及前门大街、明城墙遗址和恢复重建的永定门城楼等众多文化印迹,阳平会馆、湖南会馆等遗址至今尚存。此外,还有同仁堂、全聚德、便宜坊、盛锡福等众多的老字号品牌。东城区负责地名工作的宋志红表示,这一类的地名、老字号,均不会因“崇文区”的合并而撤销,反而会在新东城的大格局下,随着资源整合、文化保护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作为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得以保留。
经过东城区公安分局内部比照,原东城区与原崇文区没有同名的地名。因此,宋志红表示,除了因区划调整,需将原北京市崇文区某某大街某某号,变更为北京市东城区某某大街某某号之外,原崇文区管辖区域内的地名都可以得到完整的保留。此次地名变更,将有针对性地保留和传承南片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除了现有的崇文门、崇文门菜市场、崇文小学等地名、企事业单位名称将继续保留外,还将适当增加一些增强崇文乃至南城文化符号的地名、楼名。比如,适当时候把崇外街道更名为崇文门街道;将原崇文区工人文化宫更名为崇文工人文化宫;将原崇文区在建的文化馆、图书馆和档案馆这“三馆”工程合并命名为“崇文文化大厦”。在适当的时机,还可以引导南片地区的开发企业申请具有浓厚崇文特色、南城文化特色与涵义的楼宇、小区名称。
宋志红告诉记者,行政区划调整后,原崇文区的地名可以完整保留,但是法定地址都会因由“北京市崇文区”变更为“北京市东城区”而产生改变。这将对原崇文区的居民、企事业单位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部分单位就需要重新更换牌子。不过,原崇文区胡同、街道居民家中的门牌号码此次基本不需要进行变更。新东城区将按照“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生产秩序,不影响企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转与经营,不因区划调整而增加居民、企事业单位的成本与负担”的原则来处理因地名变更而带来的相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