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唐山大地震》作者钱钢:34年前曾赴唐山救灾

来源:法制晚报
2010年08月12日13:30
钱钢与读者分享当年的难忘经历 摄/记者王梦菁
钱钢与读者分享当年的难忘经历 摄/记者王梦菁

  钱钢:34年前,我曾赴唐山救灾

  纪实文学《唐山大地震》再版作者亮相上海书展签售

  “34年前,我就是从上海背着背包,参加上海医疗队赶赴唐山抗震救灾的。”昨日,纪实文学作家钱钢携新版《唐山大地震》一书亮相上海书展签售,与读者分享当年赴灾区采访的经历。

  谈及24年前出版的《唐山大地震》,作者钱钢显得十分诚恳和自信,认为这是第一部记录了这场灾难的真相的作品。

  “我完全按照新闻的职业标准去还原那场灾难,比如地震发生在凌晨的3点42分。当时很少有人亲眼见到地震发生,所以我当年在唐山采访时,花了很多时间去寻找地震的目击者,比如医院的护士、车站的职工、电厂的工人等……”钱钢说。

  时隔24年,钱钢在该书再版时,加入了他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以后所写的评论,包括重新探索地震预报等问题。

  关于书中描述的一些在后人看来很难接受的事实,比如地震结束后唐山曾发生过的抢劫风潮、盲人等残障人震后的生活经历等,钱钢说,“34年前的大地震能够重新被人们记起,我想我们不应该遗忘自己的社会责任”。

  记者还得知,在排队签书的众多读者中,有不少与当年唐山地震亲历者有关,其中有一位在1976年时是北京中学的一名教师,赶来上海只为告诉钱钢一位唐山地震孤儿的生活状况。

  “她后来考上了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我只想跟您分享这个经历,感谢您为我们留下了灾难历史的记录。”这位读者在现场动情地说。

  对话钱钢

  FW:不知道您怎样评价最近的一些地震题材的电影?

  钱钢:我很少看档期电影,我看电影的渠道都是通过家里的有线电视电影频道,所以像最近的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和纪录片《掩埋》我都没看过。

  FW:回想当年在唐山采访时,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钱钢:今年7月28号,我专门做了“钱钢唐山大地震微博版”,在微博上发布了24段《唐山大地震》的节选,发现网友对于其中“地震预报”的内容给予了非常高的关注,而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是“护送孤儿”。

  每个职业都有应有的职责,我是做纪实文学的,职责是告诉读者真相,这个真相要经得起考验。

  2006年唐山大地震30年,很多记者就是从我这本书中发现线索,重返唐山对书中人物进行回访,使得书中故事重新被看到,所以我们这行的职业标准就是“真实”。

  FW:时隔多年,再次发生了汶川地震……

  钱钢:这两次地震都是毁灭性巨灾,人类很难避免,但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灾后救助,这是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去参加的,比如最近北方一系列的泥石流灾害。

  FW:您怎样评价现在的纪实文学作品?

  钱钢:与当年最大的不同是,30年前的报告文学一枝独秀,非常受读者关注,但现在纪实文学已经融入到了不同的样式当中,比如说电视纪录片、有些传记文学、一些媒体中较长篇的调查报告,都带有纪实性质。

  FW:与以前相比,现在的纪实文学最需要什么?

  钱钢:对人的关心和对真相的追求。

  人物简介

  上海大学研究员、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中心研究员。

  曾为《解放军报》记者、《中国减灾报》执行编委、《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总策划、《南方周末》常务副主编。著有《唐山大地震》、《大清海军与李鸿章》、《留美幼童》等。

    文/记者王梦菁

(责任编辑:new2)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