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浙江上虞选配干部突出人性化:岗位也能自己选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8月12日13:48
  以往,在干部任用上,干部的个人意愿往往容易被忽略。上虞市的干部感觉幸运很多,因为组织赋予他们选岗意愿的表达权,实现组织意图与个人意愿相结合。

  干部不再是万金油

  在上虞长塘镇副镇长岗位上,36岁的王新钢已经干了多年。“老是在同一个工作环境,会感到懈怠,工作积极性容易下降,而且遇到问题会以惯性思维去处理,少了几分创新的冲劲。”分管山区乡镇城建的他一直想换个环境,在多个乡镇锻炼,积累更多实践经验。

  去年上半年届中,上虞市517名市管干部收到一份岗位任职“志愿表”,内容包括对现任岗位是否满意,想去什么岗位,升迁、留任或者平调交流等。

  王新钢在填写志愿时,向组织如实表达了“平职乡镇街道间交流”的意愿。“没想到,今年1月,组织在考虑干部交流时,考虑了我的志愿,将我调到中心镇——小越镇任分管城建的副镇长。”王新钢说,当时感到很意外。

  作为全省干部任用人岗相适度专项改革的试点,上虞市在干部选配中探索建立干部职位意愿定期申报制度。

  记者在《领导干部岗位意向征求意见表》上看到,除了要填写常规的个人资料和择岗志向外,每位领导干部要填写“本人特长优势”、“申报职位及理由”等内容。

  “长期以来,干部被视为"万金油",其实,每位干部都有自己的所长和兴趣,如何让每位干部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是党委和组织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上虞市委书记叶时金对记者说,干部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只有尽可能让每个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人岗匹配,人尽其才,才能真正让组织、干部、百姓三方面都满意。

  叶时金认为,在具体干部岗位调整中,尽管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如愿以偿,但了解和尊重干部的个人意愿很重要。

  在章镇镇党委委员的新岗位上,魏雪刚感觉做起事来,得心应手多了。原先担任分管政法的副镇长,擅长党群工作的魏雪刚感觉不能很好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年,填写岗位意向时,他表达了这个一直纠结在心的想法。3个月后,组织调整了他的岗位,任组宣委员。魏雪刚干起工作特别带劲:协助镇党委书记完善规章制度,抓机关内部作风建设;帮助农民推广猕猴桃,宣传章镇生态旅游;丰富百姓文化生活……镇干部感慨,没想到稍微挪了下岗位,一个干部的作用发挥有这么大的差别。

  干部与岗位的相亲

  “为达到人岗相适,我们除征求个人意见,还要分析各个职位对干部能力、素质的要求,考量干部工作能力。”上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施昌新说,这就像是一场相亲,不仅干部表达对志向岗位有“好感”,而且干部本身的能力、素质要与岗位匹配,这才能真正把合适的人安排到相宜的岗位,才可能实现组织意图与个人意愿的最佳结合。

  在上虞市委组织部,记者翻阅厚厚的一份职位分析材料,其中详细注明部门正职十大类、副职十五大类和乡镇(街道)正职及分管经济、党务、城建等工作副职岗位的职责范围、工作内容、任职资格和条件等。

  同时,为更科学地评价和判断干部的能力,上虞还建立一套考核评价机制,设定各种量化指标,从实绩中分析、判断和验证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上虞的这项探索赋予干部择岗意愿的表达权。去年的届中调查中,有421名干部表达了择岗意向,希望提任或转任重要岗位的48名,原岗留任的239名,转岗或交流的124名,自愿改任非领导职务的10名。

  只有人岗相匹配,才能更好地挖掘干部的能力。鲁建根已逐渐适应新岗位的紧张节奏。去年8月,任上虞市广播电视总台纪委书记的他开始兼任副台长,分管电视网络方面的业务。尽管每天很忙碌,但觉得很充实。

  “填择岗志向的过程,也是一次自我认识的过程。当时,我对自己喜欢什么工作、适合什么工作,作了思考。”鲁建根从空军部队退役后,一直从事纪委工作,可他觉得自己善于协同合作,对技术管理领悟快,所以一直希望能尝试业务管理工作。

  在采访中,不少干部表示,这样的尝试更能激活工作热情和潜能,而且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让大家更有干劲。

  当然,并不是每位干部在填写岗位志向时,对自己的定位、评价都是客观的。上虞市委组织部建立考察反馈制度。每次集中考察、考核后把结果告知干部本人,并谈话谈心。这样既是一种疏导,也帮助干部准确分析自己的所长和特点,正确自我定位。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