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 |
今年1月~7月,全省共立案查办商业贿赂犯罪案件435件437人,侦结时涉案金额达4399.635万元。
昨日,省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提出要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落实今年专项治理各项任务,把我省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组长李汉柏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副省长、省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副组长李江主持会议。
成绩 ▶
查处涉案金额4728万元
今年以来,全省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241件,涉案金额4728万元,特别是通过严肃查处大理州“6·23”专案、昆明市“8·7”专案等重大典型案件,并及时在全省进行通报,有力地震慑了违法违纪分子,推动了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出让等重点领域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深入开展。
同时,集中解决了一些重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各地各部门在巩固和深化自查自纠成果的基础上,认真整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少数地方医疗卫生药品器械采购、教辅资料订购等领域出现的商业贿赂新情况新问题,深入进行调研,抓紧研究制定对策措施,着力解决商业贿赂导致变相增加群众负担等问题。
逐步形成了从源头上防治商业贿赂的体制机制。结合正在推行的效能政府四项制度,抓住人、财、物管理使用等关键岗位和行政审批权力运行、重要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环节,针对制度、岗位和流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公开权力运行流程,预定防治措施,加强实时监控,有效强化了对行政行为的监督,防治商业贿赂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健全。
要求 ▶
失信单位参与投标有限制
李汉柏要求进一步加大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工作力度。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出让等重点领域商业贿赂案件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力争再突破一批大案要案,遏制一些领域商业贿赂案件的高发势头。要继续严肃查处扩大内需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商业贿赂事件,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案件,新型受贿犯罪案件,跨国(境)商业贿赂行为,招标投标活动方面的商业贿赂案件,变相加重群众负担、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商业贿赂案件,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商业贿赂案件等。加大对行贿行为的处罚力度,严厉打击单位商业贿赂行为。
加快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步伐,建立健全市场诚信信息记录和公开共享机制,推进“诚信平台”网站建设,逐步形成全省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信用信息的互通共享。完善有关信用评估、评级和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失信警示等机制,对有失信记录的单位和个人,在市场准入、经营资质、贷款审批、投标资格等方面予以严格限制。把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地区和部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按照统一的发展目标和技术标准开展工作。
监管 ▶
引入科技手段完善报道制度
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要采取分类处理、督促整改等措施,对工程建设、医药购销等6大领域和银行信贷等9个方面进行重点治理。李汉柏要求要继续围绕项目决策、招标投标、土地出让、规划审批、资金使用、质量和安全管理等关键环节,找准商业贿赂易发多发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切实加强监管,继续加大对突出问题的整改力度。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进行监管,提高专项治理工作的科技含量,增强解决突出问题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同时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专项治理工作的良好氛围。完善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宣传报道制度,通过专题采访、新闻发布会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及时收集研判网络舆情,引导、支持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监督各类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有效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特别是要抓紧筹建省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并尽快挂牌运行,各地也要结合实际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加快建立有效预防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
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把专项治理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范围,对工作不落实的,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首席记者 王云 实习生 孙琴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