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非理性投入会不会吹大“申遗”泡沫

来源:上海商报
2010年08月14日01:02

  非理性投入会不会吹大“申遗”泡沫

  陈方

  随着“中国丹霞”地貌成为中国的第40项世界自然遗产,一时间中国又掀起了“遗产热”。据建设部的统计,各地跃跃欲试提出申遗的已经排队到下个世纪。与此同时,各地政府在申遗上的花费可谓不遗余力,“中国丹霞”六地共为申遗花费十几亿元。这巨额的申遗花费让公众瞠目结舌,不过在专家们眼里,这些申遗的成本都是值得的。

  对于大多数国人而言,他们并非不理解申遗的重要性,否则关于中韩两国在端午申遗中的争端也不会甚嚣尘上;公众也并非单纯质疑申遗花费的多与少,真正令公众腹诽的是,“申遗成功必定涨价”成了中国景区的潜规则。

  申遗成功为何会成为景区门票涨价的“铺路石”?无论官方解释的理由多么冠冕堂皇,本质上恐怕还是很多地方都把申遗当成了“印钞机”。那些“入列世界遗产名录能为当地带来世界级文化形象”的说辞,对于普通游客来说真的很重要吗?游客铁定要去游玩的景区,无论它有没有“世遗”的名号,该去的还是铁定要去。倒是地方政府很在意“世遗”的名头,有了这些名号的惠泽,所辖景区的身份立刻由“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在提高了景区知名度和景观档次的同时,滚滚旅游财源也不尽而来。山西平遥、云南丽江等景区“世遗”前后的旅游收益变化,无不证实着“世遗”就是“摇钱树”的坊间比喻。

  所以,公众是不大相信地方政府在申遗中高高举起的“保护”旗帜的。在公众眼里,地方政府“申遗”的热情几乎全部来自申遗附带着“印钞机”的功能,与其说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景区文化而申遗,倒不如说是为了商业性开发而申遗。因为有着基于商业经营的意识,“申遗成功之日就是遗产被过度开发之时”的现状也就不足为奇了。曲阜“三孔”1994年被列入世遗后,景区被划归旅游公司经营管理,很多珍贵文物遭到人为破坏;武陵源风景区1992年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短短几年间,景点附近不断新建饭店和商业网点,景区“城市化”、“人工化”、“商业化”现象越来越突出。

  公众已然从一轮又一轮的申遗热潮中总结出了“中国式申遗路”的规律:地方政府不遗余力大规模投资申遗,申遗成功后景区接连涨价,涨价后的景区旅游收入又带动了地方财政收入。让公众不解的是,地方政府申遗热情高涨,申遗的投入本应该区分为公益性保护和商业性开发等。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往往看到开发时大笔投入,而用于保护的资金却是很多世遗项目的神秘数字。申遗前可以不惜工本,动辄花几个亿,申报成功了就没有钱了。所有的保护资金似乎只有从涨价的景区门票中来抽取。

  更重要的是,在“印钞机”的逻辑思维鼓动下,申遗常常让地方政府做出很多不理性的投入。据媒体报道,总耗资超十亿元的“中国丹霞”捆绑申遗中,联合申遗的“湖南崀山”所投入的巨额资金令当地人心有余悸。崀山所在的新宁县2008年财政收入才刚刚突破2亿元,如此情形下该县竟然敢花费4.5亿元巨资“豪赌”申遗,“破釜沉舟”的“勇气”令人胆战心惊。申遗成功后的新宁县欠下了巨额债务,申遗成功能否为该县带来良性发展,目前还难以判断。但无论如何,这种为申遗“豪赌”的非理性投入远远不该包含在申遗的原本宗旨中,这样的“豪赌”又算不算是申遗热潮中的泡沫呢?

  或许当下的“申遗热”真如专家所言是一种“觉醒”,但这种“觉醒”并未给地方政府带来正确的“遗产观”。“印钞机”逻辑下的申遗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等到“世遗”在中国遍地开花了,“世遗”还能成为中国景区的头号招牌吗?(作者系《燕赵都市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梅智敏)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