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韶关8月15日电 题:粤北翁源籍两位中国远征军的传奇人生
作者 李凌 李迅
67年前,两位韶关翁源籍青年陈燕庭和马吉鹏参加中国远征军奔赴抗日战场,浴血杀敌;67年后,这对已近九旬的战友终于相聚。8月15日,在翁源江尾镇松塘村一户普通农家的小院,两位老人执手泪眼相看、百感交集。
1941年12月7日,日寇偷袭珍珠港得手后,集中主力急侵中国香港和新加坡、越南、泰国等南亚诸国,矛头直指缅甸。1942年3月,中国政府应盟国英国政府之邀,派遣远征军十万余人强势进入缅甸,开辟抗日战争的第三个战场:缅滇战场。次年,陈燕庭和马吉鹏应征入伍,一同踏上抵御日寇的征途。
“记得1943年3月,我们一千多韶关各县远征军新兵汇集在韶关火车站广场,国民党省主席李汉魂亲自给我们鼓劲。”90高龄的陈燕庭思维非常清晰地回忆着说。
随后,这批远征军坐着蒸汽机火车从韶关经湖南、广西、贵州,三十天多天后来到达昆明,驻扎在昆明的下关机场,里面有许多英美盟军。
没多久,盟军开始挑选兵员。几个美军在体检合格的新兵背后盖一个大大的蓝印:OK表示通过,许多瘦小的新兵被盖上“NO”。身高一米七四、高中文化的陈燕庭被美军在背上盖了“OK”,荣幸地入选为驻印军。而小学文化、较瘦小的马吉鹏则没有入选。
据陈燕庭回忆,第二天他们就坐上美军大型的运输机,经过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到达汀江机场。
陈燕庭刚开始分在驻印军的伞兵集训队,后转行当汽车兵,被分到国民党新六军22师小车班开车。
“1945年8月16日,我随师长李涛在南京出席日军受降仪式,亲眼看见冈村宁次低头盖章,流下失败的泪水。”能亲眼见证冈村宁次投降是陈燕庭这辈子觉得最自豪的事情。
马吉鹏则被编入中国远征军第五军,在广西抵抗日军从越南发动的进攻。由于有点文化,人也长得机灵,马吉鹏被挑到军部警卫营,保护军部机关,随着第五军转战广西河池、白色、桂林一带。1945年12月,马吉鹏所在部队从上海乘军舰到秦皇岛接受日军投降。
日本投降后,中国转入内战。1946年,中国共产党东北野战军在林彪的指挥下围困长春,而马吉鹏已成为一名东北野战军的班长,并战斗在最前沿;陈燕庭则作为国民党新六军22师师长李涛的司机被困城内。这两位同杀敌寇的老乡此时因历史的原因,各归其主,兵戎相见。
围攻持续了一年,陈燕庭思前想后,觉得当初打日本鬼子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现在是中国人打中国人,不如回家耕田。于是,陈燕庭借故请假,换了便装随当地老百姓出了城门,几经辗转回到离别多年的故乡翁源。
马吉鹏在东北参加了五十多次战斗后,南下广州;朝鲜战争爆发后,又成为首批入朝参战部队的一员。1953年7月,马吉鹏离朝回到阔别十多年的家乡,当过村长、乡长,人民公社的社长,以及省劳模。
67年来,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两位当年的远征军战友虽生活在同一城市,却均不知晓对方的情况而再未见过,直至纪念抗日战争六十周年,才获知对方还活在世上。
“当年和我一道参加远征军的有一千多人,如今还有多少人在呢?如果活下来的人有机会见面,将是我最大的心愿。”忆起沧桑往事,陈燕庭老泪纵横 。完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