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在世界文化村体验特色文化活动。 朱永超摄 |
田源夺得青奥会中国首金。本报记者 杨海鹏摄 |
15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青奥村,在一个大型广场上布满了一排排深蓝色小屋,每个小屋里不时地涌入不同肤色的运动员——这里便是世界文化村。据记者了解,作为新加坡青奥会七大文化教育活动之一,世界文化村项目拥有205个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的小屋,以便让住在青奥村里的各国运动员体验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小屋中的布展全部是由新加坡2800名中学生按照自己的创意构建而成的。
205座小屋打造“迷你世博会”
在世界文化村里,一排排小屋都是临时搭建而成,每个面积在20平方米左右,屋外贴有国籍标识。目前,正在展览的是欧洲国家的小屋,每隔两三天,这里就会撤展,重新搭建起其他大洲的小屋。如此做法,既能节约场地,又能让前来观展的运动员保持新鲜感。
瑞士小屋的雪橇、捷克小屋里的手工磨花玻璃、西班牙小屋里的斗牛沙盘……走进一个个小屋,就能领略到不同国家的历史人文风情,这里也被一些运动员称之为“迷你世博会”。其实,北京奥运村里也有类似的“小屋”,相比之下,此次青奥村里的“世界文化村”互动性更强。记者在“西班牙小屋”里看到,4个不同肤色的运动员正在玩扑克游戏,扑克牌上的内容是西班牙地区的著名风景;以“盛产”F1车手出名的芬兰,其小屋里设置了让运动员亲身体验的F1电子游戏。
文化村布展,学生们说了算
令记者意外的是,世界文化村里205个小屋的布展工作,都是由新加坡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创意构建而成。
“希腊小屋”的负责人、16岁的中学生谭杰告诉记者,6个月前,他和3个同学申请到了布展“希腊小屋”的任务,“这项工作很有意义,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对我们也很有挑战性。”申请通过后,谭杰和同学们很快行动起来,先是在互联网上搜集相关材料,然后一起商量布展方案,最终才有了现在的“希腊小屋”。小屋门口,谭杰的女同学穿着希腊传统服饰,不时邀请各国运动员合影,“这样做才能吸引‘眼球’,把客人请到我们的小屋里来。”谭杰笑着说。
参观完数十个小屋后,志愿者带记者采访了世界文化村的负责人,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让新加坡中学生布展世界文化村,是他们在申办青奥会时提出的一个想法。“这个活动其实借鉴了北京奥运会的经验,当时北京奥运村中也有小屋,只不过我们让其更加贴近青奥会的主题。”据了解,新加坡青奥组委对学生如何布展并不干涉,最基本的要求是健康和积极向上,然后尽可能地让各自小屋充满新鲜感和吸引力。
在采访世界文化村项目负责人时,记者碰到了前来观摩青奥会文化体育活动的南京青奥办工作人员阙晶晶,她对世界文化村的评价很高:“世界文化村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不但能让各国运动员体验到不同国家的文化,还可以让本国学生关注并融入青奥会,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特派记者 朱永超
(本报新加坡8月15日电)
本报新加坡8月15日电(特派记者 朱永超) 15日,新加坡青奥会展开第一个比赛日的争夺,在女子举重48公斤级决赛中,中国17岁小将田源以总成绩190公斤夺得冠军,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青奥会上的首枚金牌。在随后进行的男子400米自由泳比赛中,中国选手戴骏以3分50秒91的成绩夺冠,为中国代表团再夺一枚金牌。
抓举比赛,田源的开把重量是75公斤,她轻松地一把将杠铃抓过头顶,接下来的两次试举,田源分别要了80公斤和85公斤,也都一次成功。抓举结束后,她已经领先第二名14公斤。挺举比赛,田源第一把轻松举起95公斤,第二次试举100公斤也是一次成功,最后一次试举,她又轻松举起105公斤的杠铃。这样,田源就以总成绩190公斤夺得冠军,领先亚军帕拉蒙克霍尔的优势达到了27公斤。
新华社新加坡8月15日体育专电 为表达对中国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在8月15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当天,远在新加坡参加首届青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举行了庄重而简朴的哀悼活动。
上午10时在位于南洋理工大学青奥村内的一间阶梯教室,一条白底黑字的横幅上醒目写着“沉痛哀悼甘肃舟曲遇难同胞”。在代表团团长蔡振华带领下,参加哀悼活动的38名工作人员、运动员代表为遇难同胞进行了1分钟的默哀仪式。副团长蔡家东表示,“代表团的全体同志虽然身在新加坡,但我们的心情和全国人民一样非常悲伤,借此在青奥村中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哀悼活动,向遇难的同胞表示哀悼,寄托我们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