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汶川截肢少年做月饼慰问敬老院 老人心疼又感动

来源: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2010年08月17日10:47
左下肢截肢少年官伦和老人一起过生日。
左下肢截肢少年官伦和老人一起过生日。本报记者 赵子慧摄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他们失去了一条胳膊或者一条腿。2年过去了,这些孩子在关爱中长大,也在爱心中健康前行。昨天,7名来自汶川的截肢少年来到南京,为玄武区鸿福老年公寓的老人们送去了自己亲手做的月饼。

  长长的白T恤套在身上就成了连衣裙,还戴着粉红色的卡通头饰。活动现场,10岁的小姑娘周玉烨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表演节目,像只快乐的小鸟。仔细一看,才会发现令人心痛的事实——孩子的左臂早已不见了。

  地震中,小玉烨和同学们一起被埋在了映秀小学的废墟下面。在黑漆漆的27个小时里,好多孩子哭了,小玉烨的胳膊很疼,可她没有哭。喜欢唱歌的她带领同学们一起唱《大中国》,一遍又一遍,直到等来营救。失去左臂的小玉烨因为在地震中表现出的勇敢和坚强,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折翼天使”,教育部还授予她“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荣誉。

  “爷爷奶奶都很喜欢我,他们说,我很坚强,我很乖!”活动结束后,周玉烨告诉记者。

  13岁的男孩王光星活泼好动,和老年公寓的爷爷奶奶们一起下绿行棋时,需要先把小卡片从纸板上抠下来,再一个个拼成方块。少了半条左胳膊的王光星就用残肢夹着纸板,靠一只手来完成。他说,给老人送的月饼,也是他和小伙伴们亲手做的。接过这些孩子手中的月饼,不少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17岁的向孝廉左下肢截肢前,是校女子篮球队后卫。地震发生后,她和其他孩子一起得到了强生医疗器材公司的帮助,装上了最好的假肢。假肢需要定期更换,每一次手术都是一场考验,可她和同伴们坚强地走了过来。“人的一生不能只是索取,一定要多给予。灾难过后受到的关爱,让我对此有了更深的体会。”向孝廉说,残疾让自己一度沮丧绝望,是很多心理老师的帮助才让自己渡过难关。她明年想考北师大心理学系,毕业做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这些孩子如此可爱而坚强,让我们既心疼,又感动。”鸿福老年公寓的八旬老人高奶奶说,当天是她的生日,她为能和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共度生日感到骄傲。

  据强生“护苗行动”的组织者、强生公司爱心大使韩俊介绍,地震后,强生医疗志愿者就开始帮助这些被截肢的孩子,除了联系社会公益团体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假肢安装,还定期组织“护苗夏令营”,让孩子们走向全国各地,开拓眼界。这次组织孩子们来宁向老人献爱心,就是为了帮助这些孩子在奉献中找到快乐,在爱心传递中发现自我价值。

  本报记者 赵子慧 孙琳

(责任编辑:news7)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