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石贵宏老人一家享受“生态移民”政策举家搬迁至此后,老家的土地领着生态补偿款,政府补贴7万元盖了新房,他与老伴当清洁工,儿子被安置在企业开车,儿媳办了手工织毯厂,孙子上了城里的学校,全家收入翻了好几倍,还在医疗、养老、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着与市民相同的待遇。“人挪活、树挪死,古人这话一点儿都没错。”说着,老人发出爽朗的笑声。
地处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的东胜区西部是波状高原,东部是丘陵沟壑区,为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农民广种薄收,往往丰年歉收,灾年返贫。不过,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指引下,东胜区统筹城乡发展,投资数亿元已将6.8万像石贵宏老人一样世代“土中刨食”农民中的5万多人转移至城郊,并取消农民与市民的户籍区别,实施“转移收缩、集中发展”和“生态绿区”战略。同时,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产业化”,打造“服务内蒙古、连接晋陕宁”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协调、城乡发展相对协调、三次产业发展相对协调,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科学发展格局。
“要摆脱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让生产要素在空间上、体制上得到统筹配置,就得花大力气首先打破城乡居民身份区别的无形的‘墙’”。东胜区区长王东伟说,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和“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的要求。
数万农民通过“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移民”等项目进城之后,东胜区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在较为贫瘠的土地上大力发展高效、生态、休闲农牧业经济,让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同时,充分发挥城市的吸纳作用,鼓励农村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使农村与农民实现了生态与增收的双赢。目前,东胜区林地面积达150多万亩、草地面积达26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2%、植被覆盖率达到了87%,全区生态明显恢复,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大量土地空出来、人口相对集中后,当地政府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系列措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目前,纺织、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已成相当规模,其中东胜绒纺产业市场份额约占世界的30%、全国的40%;精功恒信汽车制造、宝风风电设备制造和天地煤机制造等一批投资规模大、发展潜力好、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相继落户东胜。
人口的聚集、企业的引进,给东胜的城市化进程添加了强力催化剂。于是,当地政府制定了“拉大、补欠、崛起”的思路,累计投资360亿元,将建城区面积由10年前的15.6平方公里扩展到目前的67平方公里。人口10年间翻了一番,目前常住人口23万、暂住人口27万,无形之中给各项社会事业和城市管理带来诸多压力。但是,东胜区按照“财富共创、成果共享、和谐共建”理念,抓投资、上项目、壮企业、兴产业,走出一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的路子,民生工作走在全自治区前列。
2007年东胜区就实现了12年免费教育,并已连续3年每年投资10亿元新建中小学、幼儿园;2000年东胜区率先将年人均收入不足500元的农户全部纳入低保,2009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每月330元和每年2200元;2008年,全面启动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制度,凡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城乡居民均能领取养老金。同时,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近两年来又投资11.75亿元扩建、新建公园20多处,使得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超过35平方米,人居环境大为改观。
“10年前多数群众收入千元还勉强,如今不少群众收入万元尚有余。”东胜区委书记罗永纲介绍,2009年东胜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426元,是1999年的4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7943元,是1999年的3.4倍。
他说:“人民生活的富裕又为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东胜步入统筹协调、互促互进的良性轨道。”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督查室调研组认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东胜区走出了一条不断保障、改善、发展民生的成功之路,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多年保持在自治区101个旗县区前列,成为内蒙古“第一区”。他们成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经验为各地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