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对核心期刊评价体系的介绍,指出其合理性和不足,并从广电类科技期刊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核心期刊对其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核心期刊;广电类科技期刊;影响分析;中国有线电视;评价体系Journal,710049,xi"an,China
从20世纪80年代核心期刊的概念被引入我国并作为科技期刊的评价体系以来,至今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在核心期刊“本土化”的过程中围绕其定义、作用、价值评定等诸多方面,在学术界、期刊界都发生过激烈的争鸣和质疑,但是在争论和质疑中,核心期刊作为期刊评定的一个“品牌”却逐步得到了期刊界、学术界、研究工作者以及广大读者的认可。尽管核心期刊的评价体系存在不足,但是它的影响已逐步渗透到期刊的编辑、组稿策划、经营等方方面面,我们再也不能漠视其作用了,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通过其对期刊的具体影响来分析期刊应该如何更好的发展,如何使核心期刊的评价体系不断的完善和实用,公正,合理。基于这个原因,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核心期刊对广电类科技期刊的影响来说明广电类科技期刊在核心期刊“品牌”的影响下发生了哪些变化,面对这些变化该如何谋求更适合自身的发展策略。在分析的过程中将结合笔者所在的杂志《中国有线电视》来具体展开。
1.“核心期刊”的引进与“本土化” 核心期刊最初的产生是1934年文献学家布拉福德基于对文献集中 与分散规律的发现及SCI的创始人加菲尔德对参考文献的研究,发现存在“核心效应”,由此衍生出“核心期刊”的概念,由此不难看出核心期刊对文献的重视。
在20世纪80年代“核心”得以引入我国,起因却是由于经济的原因,当时各级图书馆经费紧张使得对期刊的订阅有了选择,在此要求下核心期刊被作为图书馆期刊采购、导读和参考咨询的参考工具被引入,不难看出核心期刊与图书馆的最初的密切关系,因此后来核心期刊的本土化也是由图书馆来发起,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制定出适合中国期刊状况的具体评价措施。而能够担当这一重任的则当是图书资料齐全而且权威的机构,北京大学图书馆由于具有先天的优势所以涉及到核心期刊的评定等工作都由北大图书馆领头并联合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来主持,这一研究课题称为“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学研究”,从课题的名称就可以看出中国对核心期刊的消化和吸收还是围绕文献来展开,这与国外的要求是一致的。但是课题的三个子课题却反映出中国对核心期刊范围的突破。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下称《要览》)中在研究报告的第1页提到的子课题中的2和3条规定了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的研究[1],尽管是针对国外杂志来研究的,但是在后面附带的详细目录中也将人文社会科学列出来,但是国外的核心期刊主要针对的是科技期刊,这是核心期刊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最鲜明突出的变化。研究对象范围扩大了,一方面这是对核心的补充和完善,但是另一方面评价体系还是遵从文献的标准,这样一来必然造成某种程度上的混乱,使得人们对核心期刊评价体系的认识模糊不清。关于这一负面影响在后文具体的核心期刊对广电类科技期刊的影响中就有分析。认识上的混乱必然导致对这一评价体系的质疑,这是一个连锁的效应。期刊的评价由于受这一原因的影响,导致许多杂志对核心期刊的认定标准存有疑问,同时影响到期刊别的方面的工作。
尽管核心期刊并非官方给予的荣誉,它的分量显然没有“国家期刊奖”的奖励级别高,但是在科研单位和读者中的影响和认可度目前还是较高的,这也反映出对核心期刊的价值的肯定,可以说核心期刊已经成为学术价值评定中的“核心品牌”。所以从核心期刊的引进到“本土化”的20年其实也是核心期刊成长的20年,逐步走向成熟的20年,尽管存在不足,但它对杂志的生存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我们不能也无法再忽视了。
2.核心期刊对广电类科技期刊的影响 2.1 广电类科技期刊的分布格局、特点及受奖概况 广电类科技期刊主要是指以刊登广播电视新技术为主要内容,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为其报道特色,以先进性、实用性、指导性为其选稿原则的科技杂志。目前被收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的纯广播电视科技期刊约30种[2],但实际的数量远远超过这些,仅从每年3月在北京举办的最具权威性的全国广播电视设备展览会上,参展媒体总在五六十家以上这一现实就足以说明广电媒体之兴旺发达。随着学科的融合,近年来广电与通信、电信、卫星、网络的联系日益紧密,跨学科期刊不断涌现,数量呈增长之势。其期刊类别呈交叉态势。
广电类科技期刊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广电总局及其所属行政系统、信息产业部及其所属行政系统、广播电视学会及其下属系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其他机构、单位创办广电期刊日渐增多。在这些期刊里,影响较大的当推创办于上世纪70年代的《广播与电视技术》(国家广电总局)和《电视技术》(信息产业部)以及创办于90年代初期的《中国有线电视》(西安交通大学)。三家期刊从刊名上即可看出其报道内容的侧重与特色,都多次获得过省部级以上优秀科技期刊的政府奖励,都首批选入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阵列,都进入过《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广电类科技期刊不同于其他学科科技杂志,主要在于它们与中国广播电视实际联系得异常紧密。长期以来,广播电视一直担当着党和政府喉舌和工具的功能,在任何情况下必须保证线路、信号的畅通无阻,因此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基于此,广电科技期刊理论性学术性色彩较淡,至今尚缺少一本纯学术性的科技期刊,因此它们主要以推广新技术和实用技术为主(但又不是科普期刊),所以这类杂志的定位主要是技术性兼理论性,更强调实用性、指导性和服务性,而对理论性的追求是建立在满足服务的前提下提出本学科的一些前沿技术和理论。这一定位是由广电期刊所充当的角色决定的,就是说技术与广播电视传媒的紧密联系要求它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而不能囿于学理的探讨和研究。如《中国有线电视》的定位就是技术类科技期刊,杂志的内容也偏重于实用性和指导性,为广大电视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引导、经验交流的平台。当然,随着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国内竞争形势的需要,广电网络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特征变得明显,开放度进一步加强,网络技术的学术性探讨活跃起来。已经注意到这一学术动态的《中国有线电视》除继续保持技术性特色外,有意识地加大了学术性理论性文章的刊发。尽管如此,它仍然没有脱离技术性科技期刊的本质。
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的技术环境和学术定位,广电类科技期刊的内容设置大多围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选稿、组稿在考虑科学性先进性的同时也主要是从实用这一理念出发,理论性文章的比重低,实用性强的文章比重大。但是这样的办刊思想和用稿原则显然与核心期刊评价方法存在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由于广电科技属于新兴科技,广电类科技期刊和传统学科的期刊相比,创办的时间大多较晚,正处于发展成长期,所以在稿件的理论性学术性以及作者群的形成方面都无法与一些传统学科期刊竞争。当然并不是办刊时间越长的杂志含金量就越高,但是对于科技期刊而言时间越长,学术积累就厚,读者的认知度就高,杂志的影响就大。还有一点就是广电类科技期刊存在隐性的门第制,由于都是技术期刊,读者对象主要是广电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层和行业企业,而非学术界和研究部门,因此政府部门主办的杂志自然便有了“指导的权威性”而得到的支持和关怀更多些,行政体制下的各下属单位也容易向其靠拢,投稿、发行(阅读流通量)显然就有了区别。这些特点决定了广电类科技期刊受到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但是核心期刊评价体系并没有考虑这些客观因素。
在《总览》(2000年版)上,广电类科技期刊入选核心期刊的有三家:《电视技术》、《广播与电视技术》和《中国有线电视》[3],而在《总览(2004年版)》上,《中国有线电视》却惨遭淘汰[4]。与4年前《中国有线电视》进入核心期刊时相比,现在的期刊不论是从载文量、稿件质量和学术影响看,还是从期刊的社会影响和评价看(两次评为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首批进入中国期刊方阵、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和双效益先进刊社等),进步都是十分明显的。然而这一在我国创办最早,改月刊、半月刊最早,学科影响很大的有线电视专业期刊却与“核心”失之交臂,不仅是《中国有线电视》杂志自身的损失,更是核心期刊中有线电视这个新兴学科的缺憾。这让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是我们真的退步了,还是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今后的办刊思路和方略要不要改变?同其他期刊相比,我们所思考的问题有无普遍意义?
2.2 核心期刊的评价指标对广电类科技期刊的具体影响 引文量包括被引量和它引量,是核心期刊体系中最为关键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在其中最首要的就是影响因子指标,影响因子越大,表明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水平也越高。影响因子有一个计算公式:影响因子=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从公式可以看出其分子越大,最后的结果就越大,也就是说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决定最终结果。
《总览》中的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指出:“2004年版继续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的设置除了坚持核心效应好、统计源好、操作性好等原则外,更注重设置能反映期刊质量的指标[5]。”具体来说有7个: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它引量、影响因子、被摘率、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与2000年版相比,评价指标体系作了调整:增加了它引量指标,增加了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指标,取消载文量指标。这些指标是考察一个期刊能否进入核心的关键。凭心而论,这个评价指标有明显的进步,特别是把获奖作为一个指标,反映了研究者对他人评价成果的尊重,也使核心期刊的评价标准更趋完善,更具特色。然而对于广电类科技期刊而言,评价标准有合理之处,但是有些则不符合实际情况。
在实际编辑工作中发现通常作者愿意引用较经典的理论、新颖的观点和研究热点,可是广电技术突飞猛进,一日千里,恰恰缺乏经典理论,导致广电类科技期刊很少进入中科院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信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使被引用,也不能作为影响因子来统计,进而影响到它的引文量。关于引文量还存在一个问题,即他引和自引。对同属于一个领域的广电类科技期刊而言,他引主要就是同类期刊的文献引用,但是广电类科技期刊数量相对较少,而且各个期刊的定位不一样,还有行业门户意识作崇,有意不引用同行杂志的文献,即使作者引文中出现了也给予删除。其结果必然影响到自身与同行期刊参与核心期刊的评价。
再从品性上来讲,广电类科技期刊几乎全为技术性期刊,以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其办刊宗旨,以解决实际问题甚至经验交流为其稿件特色,它不像学术性稿件那样必须借鉴、参考他人的研究成果,因此引文量相对较少,影响因子明显偏低。而且作者大多为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其阅读量和研究方法明显不如一般科研人员,也影响到稿件的引文量和期刊的影响因子。另外,即使参考文献齐全,引文量较大,也因为期刊本身不是统计源期刊而构不成影响因子。这就是广电期刊的现实,按照理论性较高、学术水平靠前这个标准来要求它显然是不恰当的,因为它的定位决定了它的文章特色。如《中国有线电视》的栏目设置,总体而言主要包括12个栏目,期发稿件30篇左右,但是理论研究的文章比重还是偏低,肯定影响它的载文量评价。为改变现状,《中国有线电视》本着扩大文献量的要求,2000年通过改半月刊缩短出版时滞,经过近5年的运行,载文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对推动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特别是有线电视技术的实际应用、学术交流,缩短与国外新技术的差距,整体促进我国有线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发挥了核心期刊应有的作用,受到业内学术界、应用界和企业界的普遍认可和肯定。原以为载文量的成倍增长和发稿时效的大幅提前是我们的优势,但是由于期刊本身所固有的特色,稿件整体上的理论性学术性并没有明显得到加强,引文并不突出,收效反而适得其反:引文量上不去,载文量越大,影响因子越低。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核心期刊的评价基本上还是纠缠于“量”的指标,对“质”的指标体现不够。这种评价体系自然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但由于它是“一刀切”,并不符合所有的期刊。文学创作类期刊进入核心期刊,其评价标准显然不是学术因素,而是期刊在本领域的综合影响和社会效益;一本印量只有几百本、出版周期为季刊或双月刊的自然科学学报可以进入核心期刊,其评价标准显然是学术因素,但与发行量较大、影响较广、推动技术进步效果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俱佳的技术性期刊相比,其综合影响未必就大。
因此在评价技术性核心期刊时,能否将出版刊期、载文量(2004年版取消)、发行量、经济效益等非学术性因素也作为评价因素予以参考,使核心期刊真正成为某领域、某学科、某行业的期刊核心,而非仅仅是学术核心?当然这很难,核心期刊的评价毕竟是以学术的面目而非以政府行为出现的。那么,广电类科技期刊对此又该如何回应呢?这是问题的核心,也是本文想与广大读者商榷的问题。
3.广电类科技期刊的应对措施 面对与核心期刊评价体系的许多“格格不入”,广电类科技期刊是将目光盯着“核心”追求核心期刊的“名”,还是坚持已有的办刊宗旨,以技术服务为主学术服务为辅,求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俱佳的“实”呢?当然,如果能做到像老牌期刊《电视技术》和《广播与电视技术》那样,既不背离办刊宗旨又能成为核心,则至为理想。但如果严格按照影响因子等指标体系来硬卡,其结局又将会如何呢?但不管怎么说,对大多数广电类科技期刊而言,核心期刊已经成为心中的品牌,追求的目标,客观上也会促进同行期刊的学术竞争和整体质量的提高。但切忌不顾本刊实际的盲目追求,如果背离办刊宗旨和恰当的定位,将稿件重点放在学术性的追求上,必然会失去众多的广播电视基层读者群,他们最需要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技术新经验,而不是理论性很强的学术论文;如果将稿件重点放在当下读者的需求上,放在实用性指导性上一成不变,则势必离核心越来越远,学术水平越来越低,影响越来越小,“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因为没有了核心期刊的品牌支撑,它的学术地位要得到认可并源源不断地获得高质量的优秀稿件也是不现实的。这个矛盾应该如何解决呢?
在长期的探索中,为了迎合“核心”,从2002年起《中国有线电视》按照核心期刊评价体系,有意识地增加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理论性较强的稿子,试图提高杂志的学术分量,但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经常受到一些基层工作者的质疑,认为那些理论性的文章不切合他们的工作实际,缺少实践操作性。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必须恢复并坚持自己办刊10年来所形成的特色和定位,必须适应目前大多数广电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让他们看得懂,用得上,就是说要以读者的需要为重心来办杂志,而不是按专家的引导仅仅将眼光盯紧“核心”。如果那样发展下去,杂志不伦不类,技术不像技术,学术不像学术,势必失去特色,失去两方面读者,同时任何一种期刊评价体系都不看好,最终走向死胡同。
王振铎在《质疑核心论》中也谈到了这些矛盾,他认为期刊工作注重的应是读者对期刊作为媒介文化的效果评价,这应该是期刊所真正追求的,也是需要努力的方向[6]。郑小枚在《“核心”的流行与边缘的思考》中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期刊的着眼点和努力处不是争当所谓的“核心期刊”,而是踏踏实实地建设自己的区域特点和学科专长,致力于对片面学术界的提高和学术潜力的发掘,寄趣于新作者的培养和好文章的发现,自觉于本学刊的原生性位置,自足于期刊质量和学术品质的不断提升,及其培养人才的园圃性意义[7]。在张凌之的文章中也提到了端正办刊目的的问题,他认为科技期刊的出版目的是为本刊广大读者服务,而非单纯追求某项评价指标的高数值[8]。
这些说法自有道理。但现实是,核心期刊作为一种评价体系,得到了学术界和人事管理部门的普遍认可,受到了期刊界的普遍重视,从期刊发展的角度讲,与其疏离,不如顺从,通过参与使其评价体系更趋科学和合理。但关键是,办刊人应始终保持一种平和心态,保持清醒头脑;追求核心目标,而不脱离期刊实际,不失去自身特色,也许这就是广电类科技期刊准确把握的努力方向,也是所有期刊应该准确把握的方向。
4 参考文献 [1] 戴龙基,张其苏,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
[2] 戴龙基,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32-638
[3] 戴龙基,张其苏,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78
.[4] 戴龙基,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8
[5] 戴龙基,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10
[6] 王振铎.质疑“核心期刊论 [J].出版广角,2000,(12):20
[7] 郑小枚.“核心”的流行与边缘的思考[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119
[8] 张凌之.影响因子在我国科技期刊评价中的作用分析.[J].编辑学报,2003,15(2):127
(责任编辑:李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