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文馨 本报通讯员 梁智勇 李鹏年
坐落在中蒙边境的马鬃山,是甘肃省唯一的边境管理区,2.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大多是黑色沙砾石覆盖的荒漠戈壁和骆驼刺,方圆百里不见人烟,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划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生命禁区”。甘肃省公安边防总队酒泉边防支队常年驻守在这片黑戈壁上,用军人的“橄榄绿”书写着爱民固边的动人故事。
大漠深处的“铜墙铁壁” 马鬃山辖区分布着金、铜、铁等矿点80多个,每年矿山开采使用的炸药、雷管、氢化钠等危爆剧毒物品过千吨。稍有不慎,便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边境地区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这如同悬在边防官兵头上的利剑!因此,支队坚持把爆炸物品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对销售、储存、使用各环节的监管,规范库房建设和操作使用流程,强化清查整治,涉爆单位“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率达100%。
近年来随着矿山开发的热潮,外来人口数量迅速上升,仅2008年出入边境管理区的流动人口数量就超过了10万。对大量涌入的外来人口,支队提出了“居民化精细管理,零距离贴心服务”的管理理念,成功化解120多起矛盾纠纷。
支队坚持“预防先行、群防群治”原则,将辖区60个治保组织和294个治保成员全部纳入社会治安防控辅助力量,构建了覆盖边境地区、特殊人群、公共场所和重点部位的群防群治网络。
支队长马平元介绍,近年来全支队查处和侦破治安案件38起,刑事案件35起,通过信息追逃、网上对比等措施抓获了9名网上在逃人员,边境地区治安案件查处率、刑事案件破案率5年内提高了13.9%和7.4%,辖区45年来未发生一起内潜外逃及非法出入境事件。
“生命禁区”的“和谐家园” “每次听小刘奇用稚嫩的嗓音喊"傲其阿爸"时,我就有一种很幸福的感觉。”酒泉边防支队音凹峡派出所教导员傲其说。刘奇是音凹峡村牧民刘福刚的小儿子,1岁时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刘福刚一家年收入不足5000元,是村里的贫困户。疾病随着年龄加剧,4岁的小刘奇生命受到威胁。傲其和战友们多方奔走寻求帮助,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筹集41600元爱心捐款,陪孩子前往兰州实施了心脏瓣膜修复手术。之后傲其又积极与村委会、县民政部门协调,将刘富刚一家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马鬃山地处偏远、信息闭塞,4年以前,绝大多数牧民家庭生活都很困难,有的连帐篷都买不起,全家人挤在拉羊的篷车里,有的举家搬迁,投亲靠友。边防官兵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们想办法、找门路,利用在各牧业村担任民警村官的便利条件,积极帮助牧民改良畜牧品种,引进推广鄂尔多斯新品种山羊,并向牧民传授畜养知识。如今,许多牧民都养了绒山羊,收入翻了一番。牧民们住进了新帐篷,用上了太阳能,开上了摩托车,迁走的人也陆续搬回来,卖羊毛、种苜蓿、开商店,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酒泉边防支队政委戴宗勇介绍,爱民固边战略实施5年来,驻边官兵累计帮助牧民抓绒剪毛1.8万斤,提供致富信息120余条,为辖区群众义务就诊400余人次,发放常用药品价值2.5万余元,购置书籍3000册,帮助21户牧民加入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农村医疗合作体系,设立便民路标12个,整修公路80公里。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