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乌鲁木齐8月22日电(记者毛咏 郭燕 张鸿墀)8月,中国考古学者恢复了对位于新疆和田策勒县的古代于阗佛国遗存的发掘工作,这一发掘工作至今已经持续了8年之久,有多个重要考古发现,今年5月因天气原因发掘工作短暂中断。
据介绍,公元10-11世纪,中国西域的喀喇汗王朝(以现今喀什、疏勒为中心)对临近的于阗王朝(以现今和田为中心)发动战争。战争摧毁了佛教盛行的于阗古国,战争的灰烬和茫茫的沙漠掩埋了历史破碎的残迹。但在千年之后,于阗曾经的佛寺遗址却于不经意间出露在现今和田地区策勒县达玛沟乡南部的荒漠中。
从策勒县城沿国道315线东行约30公里即是达玛沟乡。就在公路以南延伸到昆仑山前的荒漠区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的专家正在这里清理佛寺遗存。
考古队队长巫新华博士说:“达玛沟南部区域佛寺遗址发现与考古发掘从2002年开始,我们发掘清理的这些佛寺大多始建于公元6~8世纪”。
巫新华说:“根据我们对达玛沟乡区域进行的广泛田野调查,沿达玛沟水系从南至北,到丹丹乌里克古城(在策勒县以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之中,距县城约70公里)的近100公里范围内广泛分布着20多处汉唐时期的重要聚落建筑和佛教建筑遗址,其中大型佛寺遗址群就超过10处,每个遗址群都有多座佛教寺院建筑遗迹。”
自2002年以来至今年8月,巫新华率领新疆考古队已经先后发掘并命名了“达玛沟托普鲁克墩1号、2号、3号佛寺遗址”“达玛沟喀拉墩1号佛寺遗址”。 “如此密集的佛教遗址群的出现,说明当年这里佛寺林立、香火兴旺的繁盛场面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巫新华说。
72岁高龄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孟凡人说:“无论是佛寺建筑形制、佛像、还是壁画,在佛教香火断绝千年之后又有这些重要遗址重新出现,可谓学术界、佛教界的重大事件,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于阗佛教艺术和中亚、中原相互交流的密切关系。”
据记载,公元前1世纪,佛教传入于阗,于阗国王虔诚信仰并弘扬佛法,于阗境内大力修建佛院、庄銮佛像,彩绘壁画,佛教在于阗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于阗成为大乘佛教的圣地。晋代高僧法显的《佛国记》、唐高僧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以及藏文本的《于阗授国记》,都对于阗佛国都着诸多描述。
巫新华说,佛教传入以来,于阗就是塔里木盆地香火最为鼎盛的地方,作为中国大乘佛教的发源地,内地很多高僧大德西天取经首先到的都是于阗,可以说这里就是中国佛教的“小西天”,也是“佛法汇集之地”。
最早发现并发掘的“达玛沟托普鲁克墩1号佛寺遗址”坐北朝南,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米、东西宽1.7米,佛像紧贴北墙壁。巫新华认为:“这座方形像殿佛寺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目前所发现中古时期的最小佛殿,也是在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迄今所发现佛寺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佛堂建筑形式佛殿,佛寺虽小,不足4平方米,但它曾经沿用400年之久,且壁画精美,保存面积在迄今发现所有塔克拉玛干佛寺壁画中最大。”
“依据现有发掘材料,我们完全可以复原这个佛寺的原貌,这是目前在这个地区所发现的佛寺遗址中唯一一处。”巫新华说。
据介绍,2号佛寺布局谨严清楚,是迄今和田地区发现的结构最复杂的回廊像殿佛寺。沿着2号佛寺佛殿西北角,有一条十余米的小路通到临近的3号佛寺遗址。3号佛寺遗址为庭院廊房布局,呈“凹”字形。3号佛寺遗址布局规整严谨,规模宏大,类似建筑遗址在丝路南道是首次发现,对于了解僧人起居等方面的生活提供了最鲜活的考古材料。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