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数名大学生搭起人梯拯救落水者,事情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其中关于生命的喟叹、人性的美丑,在一阵热烈讨论后复归于平淡。不曾想,由于一张新闻照片《挟尸要价》的获奖,此事又激起了千层浪。
这里头,值得追问的是何为真相,同样值得玩味的是相关当事人的心态。
照片中那位白衣老汉(王守海)当时在比画什么,说什么,这里且不讨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一,当时确实存在打捞尸体交易,而老汉则为捞尸公司所雇人员;其二,捞尸公司确实存在“明知溺水学生系见义勇为遇难而不及时打捞,特别是因打捞资金未筹集到位时,数次中断打捞”(这是荆州市政府的调查结论);事后,捞尸公司负责人陈波因其行为已构成敲诈勒索,被治安拘留15天,处罚款1000元。
基于上述基本事实,照片所表现的场景实乃整个事件真相的组成部分。正如“金镜头”评委、中国新闻摄影协会副主席贺延光所说:“照片中的老人是打捞尸体的执行者,他或者老板谁要价,不能改变挟尸要价的事实。”
那么,长江大学有关人员又是基于什么样的想法,而公开质疑获奖照片呢?有一种可能,尽管学校被迫花高价雇人捞尸,但由于照片上的捞尸人只是具体执行者而非主要负责人,所以学校认为不该把矛头对准他们。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担心事件的负面消息影响了见义勇为大学生的形象,使这桩义举的社会意义大打折扣。
长江大学宣传部部长李玉泉在公开信中写道:“大学生的英勇行为感动了中国,温暖了社会……但也有的媒体"另辟蹊径",他们的到来是"为了寻找英雄背后不该发生的"事件,甚至误读照片,制造假新闻……"非事实"的造假新闻在社会中一直传播并引起人们对这个社会或人性的"失望"。”
不得不说,这样的想法在过去和现在都屡见不鲜,甚至成了某些人士的惯性思维。似乎只要某个公共事件中诞生了一个英雄,那么这个事件以及那个“英雄”全身上下、由内而外就必须是完美无瑕的,一点污迹都不允许出现。这种把英雄当作神来塑造的既定模式,实际上并不客观真实。
三名大学生见义勇为,为拯救落水者而牺牲生命,无疑值得赞美、讴歌。事实上媒体也对此作了大量的报道。正因为当下弥漫着一种功利化的社会思维,乃至于连当街扶起跌倒老人都小心翼翼、思虑再三;一面是有人舍生求义,一面却是有人见利忘义,所以才更衬托出救人义举的可贵,人们才发出了惊讶、赞美与叹息的声音。
这个事件之所以在当时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也恰恰是因为“见义勇为”与“挟尸要价”在此戏剧化相逢。不管打捞公司此前如何按照市场化收费,但是当他们打捞的对象是见义勇为者时,如此表现则严重违背了社会公德。这也激起了社会的义愤。媒体对“挟尸要价”的报道,不是为了猎奇,也不是别有用心,正是基于道德与良知,而对事件做客观而全面的报道也是职业要求。这个事件,让大家看到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又是假恶丑。在“挟尸要价”与“见义勇为”之间又怎能进行“切割”?
事实上,直面“挟尸要价”真相,不仅无损于英雄本色,反倒衬托与彰显了大学生们的无私与可贵。这件事的真相,不是针对那位船上的白衣老者,也不是针对某一个案。天价打捞实际上在各地是很普遍的现象,政府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将其完全交给市场化运作,并由此形成“市场垄断”。希望“挟尸要价”事件的再度争论,能够有助于建立公益性的水上救援与打捞机制,不要再让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陷入这样的道德困境。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