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珠海8月23日电 题:珠海三十而“远”:从珠澳迈向粤港澳……
作者 冒伟 章龙飞
30岁的珠海目光越来越远大。随着横琴新区的开发和港珠澳大桥工程的推进,珠海人开始将关注的目光,从昔日的珠澳协同化发展,投向更为深远的粤港澳合作和特区新一轮的制度创新。
珠澳协同发展持续深入 今年以来,珠海和澳门两地的官员、学者和民间团体,已多次就协调发展进行研讨和交流。双方在粤澳合作联席会议框架下成立了珠澳合作专责小组,有关职能部门正按照“基建对接、通关便利、产业合作、服务一体”的共识,推动着协同化的不断深入。
部分居民成为典型的“一国两制”家庭。退休后来珠海定居的内地文化人王先生介绍说,女儿和女婿都是澳门公务员,他们家中每个周末都有人要进出拱北口岸,或在珠海或在澳门团聚一次。在珠海开办公司的澳门人李先生不仅自己常年住在拱北,还将家人接到身边,而妻子每天要去澳门上班,一到周末又要将在澳门上学的孩子接到珠海,只有过节的时候一家人可能在澳门团聚。
拱北口岸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现在每天来珠海消夜的澳门人数以千计。每逢周末,不少澳门人直到午夜后才过关回家。
粤港澳文化融合启动 澳门大学横琴校区的建设直接推动了珠澳两地的文化融合。两地政府多次表示,要充分挖掘中西文化走廊的文化内涵,找准珠澳同城化的文化契合点,增强两地人民的认同感。有学者指出,珠海和澳门曾共同为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共同构筑了一条西方近代文化进入中国的走廊。珠海市委政研室主任赵力建议,要以“香山文化”和“中西文化走廊”为精神纽带,加强珠江口西岸城市的文化认同。
两岸四地的文化学者认为,港珠澳大桥将珠海由交通末端、升级为大珠三角都市圈重要节点;横琴新区则将珠海提升为开展粤港澳合作的平台;澳门大学横琴校区的意义更是将粤港澳合作上升到知识和文化的层次上;未来还要站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复兴大业的高度上,认识横琴和珠海所肩负的文化融合的使命。
香港和澳门一直是两岸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平台。在横琴和港珠澳大桥两大效应的共同作用下,这一平台无疑将被延伸到珠海。珠海同香港的文化融合,也将借助香港高端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不断引进被提速。
下一个30年看得更远 珠海人已描绘出未来30年的发展目标。珠海市委书记甘霖说,到2040年即特区成立60周年之际,珠海将建设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城市、旅游城市、创新城市和港口城市,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之城。
广珠铁路工程和以珠海港为龙头的西江11座城市的港口联盟,使珠海人的目光一头盯住中国西部腹地,一头投向遥远的海洋。航空、新能源等新型支柱产业的崛起,显示出珠海人的目光更高、更远……
珠海人看到了特区新一轮的制度创新。珠海作为特区的影响力不仅不会消失,而且将会更加深远。珠海市领导多次表示,横琴新区的发展不单是产业布局问题,也不是简单合作的问题,而是把港澳地区成功的经济制度、社会管理制度借鉴过来,为内地新一轮改革创新做探索、做示范。完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