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8月1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前不久召开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申遗”成功后,有关“丹霞”的新闻不断,公众很关注6个联合申遗地: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当中国丹霞地貌为“申遗”花费十几亿元人民币,成为公众议论的话题时,本报记者仔细寻访、深入挖掘,发现在成功的背后有中国四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和艰辛付出。正是中国对丹霞地貌系统全面的研究以及所取得的成果,赢得了多国代表的支持,最终使该项目有惊无险地获得通过。
21年,踏遍780余处丹霞地貌 一位老人的追红之旅 84岁高龄的黄进教授无疑是当今国内丹霞地貌研究第一人。
黄进师从陈国达院士,1952年从中山大学地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讲授地貌学和河流动力学课程,1984年至1987年曾任地理系主任。
探寻无止境 中国学者关注丹霞地理已有80多年,但真正全面系统的研究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开始的。1991年12月9日至12日,黄进与北京大学教授陈传康共同发起了第一届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地点就放在广东丹霞山,会议成立了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黄进被推举为会长。这是我国特殊地貌的第一次旅游开发专业研讨会,标志着旅游地貌学正式建立。
之后,研究会先后在福建武夷山、湖南崀山、贵州习水、福建泰宁大金湖、浙江新昌等地召开学术讨论会,交流研究论文,出版相关著作,极大地推动了丹霞地貌的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1989年6月离休之前,黄进只考察了广西、福建、江西等地25处丹霞地貌。而此后的21年,他一共考察了780多处丹霞地貌,每年行程几万公里,足迹几乎遍及我国已发现的所有丹霞地区。其中考察最多的1997年,他在外长达半年之久,共考察103处。
“以前工作繁忙,离休之后有时间了,可以继续前人的研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黄进深情地说,丹霞地貌很特殊,它是中国人发现、命名并作系统研究的一种地貌,前辈们付出了很多心血,后人有责任继承研究,让全世界都知道和认可丹霞地貌。
风雨何所惧 毕竟上了年纪,强度极大的野外考察让黄进的身体不堪重负。1999年在贵州省松桃县考察时,车子因路况差而颠簸不停,黄进感到下腹疼痛,中途下车小便时发现情况不妙,黑红色的血尿让他大吃一惊,被迫在当地招待所住了下来。几个小时后,尿液逐渐恢复正常,他胆子又大了,继续原定的考察路线,先后去了重庆、四川等地。
2004年在四川乐山考察时,黄进偶然听说平羌江边有丹霞地貌,他一直喜欢李白所写的“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只是不知平羌江在哪里,这次意外得知,便租了一辆机动三轮车逆岷江而上,兴致勃勃地前去寻找。
当天下雨,三轮车在山路上行进时发生意外向外侧翻,黄进连人带相机跌倒在地,旁边就是五六十米的悬崖,所幸只是受了点皮外伤。晚上返回乐山后,他感慨大难不死,写下一首诗为记:月照峨眉几度秋,诗仙唤我平羌游。车翻崖上人安好,笑看岷江碧水流。
情面不足道 几年前,广东丹霞山和福建大金湖成功申报了世界地质公园。申报材料中,丹霞地貌被作为一种独立的地貌类型加以详述,多方面论证了丹霞地貌独特且具有代表性。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网站上,也终于出现了丹霞地貌的英文专有名词“Danxia Landform”和“Danxia Geomorphology”,这让中国学者大受鼓舞。
此次“中国丹霞”申遗成功,更把丹霞地貌用力向世界舞台推了一把,中国对丹霞地貌的研究已经得到一些国际专家的认可,并将引起国际地学界的更多关注。
“中国丹霞”6个联合申遗地中,有4个是黄进最早考察出来的。他曾多次到浙江江郎山考察,并撰写了几万字的《江郎山丹霞地貌基本特征及其发育简史》。江郎山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时,本因材料不足无法通过,这篇论文帮了大忙,关键时候使江郎山顺利过关。
黄进也有不讲情面的时候,他在考察中否定了浙江多处所谓的“丹霞地貌”,那些不过是火山岩罢了。甘肃肃南县境内有不少彩色丘陵地貌,当地人和很多学者一直认为这就是丹霞地貌,黄进到当地考察后指出,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应当区分开。当地因旅游开发受到影响而很不高兴,他还是坚持己见,因为科学不能有一丝马虎。
黄进刚刚写完15万字的《武夷山丹霞地貌》,并已交出版社出版,此外还在筹备写一部上百万字的《中国丹霞地貌》,最少需要几年时间。他一直认为,科学研究不仅要推动社会进步,还要促使人的全面提升。比如用他创建的公式测算出武夷山形成已有600万年,今后可以告诉游客武夷山的年龄和测算的方式,让大家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旅游可以帮助提高国民素质,而国民素质的提高将大大推动国家发展与进步。
奇、险、秀、美让人痴迷 四代学者80年不了情 浙江摄影出版社一本装帧精美、图文并茂的画册最近被频频提起,那就是——《中国丹霞》。书中的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见证着四代中国学者艰辛执著的历程。
曹丕的《芙蓉池作诗》写道: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诗中的丹霞指天上的彩霞,后来成了指代一种地貌景观的专有名词。
1928年,矿床学家冯景兰在广东韶关开展地质调查时发现了分布广泛的第三纪(6500万年至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这种岩层在粤北丹霞山地区发育得最为完全,因被流水、风力等长期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以及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
“第三纪红色岩层之下部,常为深厚坚固相间的块状砂岩与砾岩,侵蚀之后,绝崖陡壁,直如人造之坚固伟岸之堡垒,而不知其为天造地设也。南雄之苍石寨、扬历岩,仁化之锦岩、丹霞山、人头石、千金寨、书堂岩、断石岩、观音岩、笔架山、马头寨,曲江之龟头山、挂榜山、三峰岌、五马归槽等,皆由此种岩石侵蚀而成,峰崖崔嵬,江流奔腾,赤壁四立,绿树上覆,真岭南之奇观也。”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地质学硕士学位归来的冯景兰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并开始进行研究。
冯景兰当时的身份是中山大学地质系两广地质调查所技正(技正相当于现在的教授),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我国近代地理学的起步阶段,岭南地理界一系列研究可谓开风气之先。
在冯景兰以地名命名“丹霞层”之后10年,广东的地质学家陈国达又把这种红色岩层上发育的地貌称为“丹霞地形”,并确立了判断丹霞地层的标准。继他们之后,中山大学地理系主任吴尚时和学生曾昭璇进一步开展研究。1978年,曾昭璇第一次使用“丹霞地貌”作为地貌学术语。
上世纪80年代初,素有“丹霞痴”之称的地貌学家黄进发表了《丹霞地貌坡面发育的一种基本方式》,第一次将丹霞地貌作为一种独立的地貌形态进行观察和描述,总结出“顶平”、“身陡”、“麓缓”的三大特征,这也是迄今为止引用最广的丹霞地貌基本特征。
随着“中国丹霞”申遗成功,丹霞地貌已经广为大众所知,但它只是国际地貌学界公认的“红层地貌”中的一种。根据调查,国外丹霞地貌发育较好的地方分布在25个国家共300多处,世界遗产中也有10多处完全或部分属于丹霞地貌分布区,其中包括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大峡谷公园、委内瑞拉的卡奈马国家公园、斯里兰卡铝吉里亚城堡等。
然而无论是分布范围还是数量、形态,中国的丹霞地貌都十分典型,中国学者富有诗意的创造以及四代学者几十年的不懈研究,使得我国丹霞地貌的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并具备了构成学术概念的基础。
科学研究向来无止境,自冯景兰以后,丹霞地貌历代研究者的领军人物多出自中山大学,他们对丹霞学的倡导和开拓是后来催生我国地理学岭南学派的重要原因。
“全国五分之一的风景是丹霞地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丹霞地貌也占了五分之一,这是国家的财富,也是整个人类的财富,现在需要有人继续学术研究,解决一些本质问题。”黄进根据自己的研究创建了地壳上升速率、地貌年龄、岩壁后退速率和侵蚀速率4条定量测算地貌发育的公式,但他同时指出,这些公式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论证。
本报记者 陈扬渲 (来源:浙江日报)
(责任编辑:ren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