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云南第一个校园禁烟县区调查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8月26日11:12
  新华网昆明8月26日专电题(记者 孙敏):校园禁烟缘何禁而难绝——云南省第一个校园禁烟县区调查

  今年5月31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教育局发文通知,要求全区所有学校校园内禁绝吸烟,这成为云南省公开宣示校园内禁烟的第一个县区。但记者对思茅区几所学校进行调查,发现校园内公共场所依然未能彻底告别烟雾的困扰。

  买烟吸烟现象仍存在

  思茅区教育局下发的相关通知要求,校园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并设立举报电话、将禁烟行动纳入对学校的考评。然而,通知实施一段时间来,禁烟效果却并不理想。

  6月底的一个傍晚,记者来到普洱市思茅一小,发现学校小卖部里有多种香烟出售。“我亲眼看见六年级的哥哥在这里买过一包烟。”四年级的朱同学说,“高年级一些同学会在这个小卖部买烟,而售货员不管买烟的是什么人。”

  在思茅一中学校门外的小卖部,记者看到待售的香烟不下10种,虽然店主说不会把烟卖给学生,但问他如何区分买烟者的身份时,他一时语塞。思茅一中高中部的几位学生告诉记者,学校中小烟民存在不少,他们一般把宿舍和卫生间当作吸烟的首选之地。

  在思茅一中教学区的办公室,记者看到烟灰缸里仍有烟头,而学校行政楼更成了吸烟者聚集的场所。在教务处,牙齿有些暗黄的王老师正和几个教师边吸烟边聊天,看记者到来,他赶忙把拿烟的手藏到了桌下。作为一个老烟民,他说学校早就开始实施公共场所禁烟了,但他没有仔细读过相关规定,对教育局颁布的禁烟通知,他也没有多少印象。

  “我们做得还有一点缓慢。”思茅一中校长潘祯勇表示,由于6月份有中考和高考,所以还没来得及集中精力到禁烟上来。

  校园禁烟难在哪?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孩子把吸烟作为“身份”的象征,一些教师延续着在办公室吸烟的习惯,同时对公共场所范围也存在极大的误区,禁烟阻力依然很大。

  思茅一小六年级男生罗同学告诉记者:“我的同桌就吸烟,他还叫我吸,还经常拿一些烟来显摆,说他的烟价值几千几百的。”

  在丽江某学院工作的小普7岁时,12岁的堂哥给他吸了一支烟,第一次吸烟他感觉很呛,但后来却迷恋上了吸烟。上初三时,他用吸烟彰显“老成”和“身份”,从此正式步入了烟民行列。

  和并不多见的小烟民相比,教师们在校园内吸烟就显得习以为常了。王老师说,教室等人员密集的地方是绝对不能吸的,但烟瘾来犯时,在自己办公室吸应该没多大关系。

  潘祯勇坦言,虽然出台了禁烟通知,但想让那些老教师禁烟,还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事。在最近的调研中,有老教师向潘祯勇提议:“你让我别乱停车,那总得先给我一个停车的地方嘛。”

  “停车”的地方究竟在哪?公共场所的范围又该如何界定?这些模糊的规定让教师们在烟瘾来临时显得不知所措。潘祯勇和王老师都坚决认为“行政楼不属于公共场所”,他们觉得进出行政楼的学生不多,对学生也不会起到负面的示范作用,所以行政楼是校园中最适合吸烟的场所了。

  针对基层教师如此看待公共场所范围,此次力推禁烟的思茅区教育局局长朱力青说,以前的确规定过校园内“教师专用办公室”可以吸烟,但那样范围太广,因此这次的通知明确规定,校园内公共场所主要包括“办公室、会议室、教室、实验室、集体宿舍”等。但从思茅一中的情况来看,教师们显然都没有遵守这样的规定。

  针对教师们的误解,专家认为,虽然国际上有关规定将公共场所界定为“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但对于明年起真正落实禁烟来说,不仅需要明确界定全社会认可的公共场所范围,更需要在各单位或部门界定该机构所能接受的公共场所范围,否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将难以避免。

  校园禁烟需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发力

  回看近几年来的禁烟历程,我国公共场所禁烟的效果却不十分理想。有关专家指出,公共场所禁烟想要取得实效,学校、家庭、社会需共同发力。

  云南省健康教育所控烟办公室主任赵白帆说,云南是我国烟草种植、生产、销售和消费的大省,也是烟草危害的重灾区,大多数地区和部门以及公众控烟意识淡薄,缺乏控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思茅区教育部门能够具有这种率先控烟的意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靠一纸文件就想达到禁烟效果,事实上还是难以奏效。

  “关键要分步骤,严格按照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的《创建全面无烟校园指南》的标准进行全面禁烟。”赵白帆说,学校在整体上就是一个公共场所,应该成为全面无烟的区域,在校园内设置吸烟室仍会造成二手烟污染,而教师在任何场合的吸烟行为都会成为学生的不良榜样。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周宁认为,创建无烟校园单凭“堵”肯定不行,同时还应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如在烟盒印上触目惊心的“烂肺”等警示性图案、为吸烟者设立条件肮脏简陋的吸烟室等。这些国外控烟的成功经验和措施能让人在吸烟时得到某种心理暗示,吸烟者会逐渐减少。

  周宁说,我们现在有种误区,认为学校在任何教育方面都是万能的,其实不然。就禁烟教育来说,吸烟的源头在家庭。他说,儿童时期是人格形成最关键的时期,家长在禁烟方面应该承担更多责任。一旦父母在行为上失控,轻易放弃了对儿童的正面引导,光靠听老师讲道理,效果将不再明显。

  有专家认为,目前“烟文化”非常发达,在各种吸烟圈子里,递烟、接烟、点烟,都包含了丰富的含义,控烟最有效的办法始终是立法。正如朱力青所说,在禁烟这条道路上的尝试要一步一步走,目前能做的,就是想想能为之采取哪些真正可以落实的措施。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