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贺普附近一个荒废的火车隧道,可见证华工参与开凿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历史。图为记者前往实地勘探。(加拿大《星岛日报》∕冯瑞熊摄)
中新网8月26日电 由1858年第一批华人到加拿大卑诗省,至今已有152年之久,所以在卑诗省内陆一带,到处都留下早期华裔的足迹及开拓的遗址,当中最为人熟悉以及具深厚历史意义的,包括华人淘金场和参与建造加拿大太平洋铁路(Canadian Pacific Railway,简称CPR)的遗址。《星岛日报》将连续三天以系列报道方式,为读者详述相关遗址现况,希望唤起当局重视保存华裔百年前生活的遗址及遗迹,让后代了解华人也是参与拓建卑诗的早期功臣。
卑诗早期华人淘金筑路后遭驱逐 《星岛日报》记者在8月中旬跟随加和会创办人朱伟光、内陆原住民领袖以及卑诗历史学者,沿着菲沙河(Fraser River)北上,依循早期华人在菲河谷重要淘金点以及兴建铁路的地点,实地感受华裔的先辈,当年如何在恶劣及危险的环境下,为卑省作出贡献。
菲沙河是卑诗省早期发展的命脉,也是华裔移民留下最多痕迹的区域。早期华人在卑诗从事最多的工作,包括淘金、兴建铁路、耕种、畜牧及渔业等,与菲沙河关系密切。因此,这次采访就沿着菲沙河自南向北,溯游而上,在原住民带领下,在利顿(Lytton)附近找到一由华人矿工开发的淘金场。据原住民及历史学家考证,这个河边淘金场长2至3公里,很可能是目前所知,卑诗最大的华人淘金场。
除淘金场以外,记者沿着华工在1881年至1885年,参与兴建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寻找华工遗留下的痕迹,在朱伟光带领下,终于在离贺普(Hope)附近一座山下,一个已遭树丛遮蔽的地方,找到当年华人参与开凿但已荒废的火车隧道。据原住民考证,这隧道原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其中一条隧道,但在爆破开凿时发生多宗意外,多个华人遇难,余下的华工都表示不再参与开凿;最后白人工程师放弃在此开凿隧道,改把铁路绕过该山而行。
由于这隧道荒废超过一百年,目前出口长满树丛及攀藤,要靠近首先要披荆斩棘,其后更攀越一处险峻的大岩石堆,才能到达,这个尚未打通的隧道,虽只深200至300米,但里面遍布大小碎石,最深处更是伸手不见五指。记者进入时都要手持电筒,小心翼翼前进。
隧道阔与高均6至7米,在洞顶仍见到炸洞时用作布置炸药的坑道,可以想象华工当年艰苦工作情景。朱伟光表示,百年前,开凿隧道的炸药,性能不稳定,随时爆炸;而负责这种危险工作的人,往往是薪金便宜和工作勤奋的华工,相信开凿此隧道时有多个华工遇难,与负责爆破工作有关。
朱伟光又说,西人有谚语:“没有成功机会(Chinaman"s chance)”,就是来自华工在美国修筑铁路时,往往担当最危险任务,以致成功或生存机会很微。
朱伟光表示,这个弃置了的隧道,除让人知道早期华工参与铺设铁路的危险工作,更可以明了华工当年的艰辛,好像他们由菲沙河下游耶鲁镇(Yale),沿河徒步去到当年铁路工人集中地利顿,再由利顿步行至贺普,所行的尽都是陡峭山路,风餐露宿,个中辛酸,实非今天所能想象。当他们修毕铁路后,遭到白人的排挤,甚至迫使他们离开卑诗省。
落叶未能归根 身后孤葬淘金镇 一般传统华人都抱有落叶归根的观念,以致早期华裔移民,在去世后,都会经由后人或乡里安排,将遗体运回家乡安葬。不过,也不是每个人能得偿所愿,部分人因经济或其它原因,要在本省下葬。部分更被葬在原住民的保留地内。
在卑诗内陆,当年淘金重镇利鲁厄特(Lillooet)附近原住民坟场的一角,孤零零地竖立着一块早期华裔移民的墓碑,这个墓碑的刻功十分粗糙,上面写上:“广东恩平县第三区虎骨草坑村人氏梁公如双坟墓”,日期是“民国卅六年九月廿四日”。
带领记者寻找这个墓碑的加和会创办人朱伟光称,这是在这个坟场唯一的华人坟墓,从墓碑的刻功,可以见到不是专业工匠所造,很可能是死者的乡里替他刻上。他指在墓碑,特地刻上死者家乡的详细地址,就可以知道,死者生前是极希望能将遗体送回家乡,就算未能如愿,也把地址刻在墓碑上,精神上满足了他这个愿望。
朱伟光表示,发现这个墓碑后,他曾经与一个熟悉虎骨草坑村的人,取得联络,更收集到一些有关死者梁如双后人的资料,原来现在虎骨坑村只剩下数十位村民,在查问后,有村民表示认识梁如双,更知他有两个孙,但已经搬离该村。
朱伟光对查得有关资料表示欣喜,更希望能得到中国政府的协助,找到梁如双两位孙儿的下落,从而得悉多些有关梁如双的身世,包括他何时到达卑诗省,在利鲁厄特从事那种工作,他的后人有没有到加国找过他,以及他为何会葬在利鲁厄特等。
同受歧视 华人原住民互相支持 卑诗省虽然住有不少原住民,但很多华人对原住民认识不深,亦谈不上有任何交往。不过,翻开卑诗省的历史,在过去同样受到歧视及压迫的华人与原住民,曾有很紧密的交往,更有华人与原住民通婚。有原住民向记者表示,原住民与中国文化有不少相似的地方,而他们的父执辈与华人交往时,其实也吸收了不少中国的文化。
每逢夏季,利鲁厄特的原住民,都会住在菲沙河边搭建简陋帐棚内,他们会到河里捕捉三文鱼,跟着把割下来的鱼肉,一串串吊在棚内风干。原住民诺曼(Norman)向记者解释,风干后的鱼肉,他会分派给部落长者或需要照顾的人,诺曼指他们这种尊重及照顾长者的文化,与华人十分相似。
诺曼也说,他的父执辈曾告诉他,早年有不少华人到当地,有些是淘金,也有些在当地务农,由于他们与原住民,同样受到白人的歧视和压迫,令他们走在一起,守望相助,结成好友,他们更发现中国的文化,与原住民的文化,十分相似。另外,在交往时,他们也吸收了不少中国文化。
另外,记者一行人到访利鲁厄特市议会时,得到原住民市议员利奇(Norm Leech)的热情招待,根据利奇母亲唐娜(Donna)透露,她的曾祖母,原来是一个华裔人士,她相信她曾祖母,很可能是早期华裔淘金者的后代,由于有华人的血缘,故此她对华人感到份外亲切。(冯瑞熊)
(责任编辑:ren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