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特区拓荒者吴南生:调整利益格局仍须杀出血路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8月30日08:57

  “如果要杀头,就杀我好啦!”吴南生当年拓荒广东经济特区的经典金句,至今仍被传诵。 吴伟洪摄

  在经济特区30周年之际,想采访吴南生的记者太多了。

  因为这位89岁的睿智老人,不仅是广东省委原书记(时设省委第一书记)、广东经济特区的主要拓荒者,更是特区30年风雨历程的最好见证者。

  从1979年起,他负责筹办广东省3个经济特区,任广东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兼深圳市委第一书记、市长。1981年回省委仍然分管特区工作。1985年9月转任省政协主席,但他的心跟特区始终连在一起。

  2007年广东省委十届二次会议上,刚刚履新的省委书记汪洋倡导解放思想时特别举例说,“当时吴南生看到汕头很穷,向省委请缨去办特区,说:"如果要杀头,就杀我好啦!"我一看真是激动啊,我们现在还需要这种"杀出一条血路"的锐气,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

  尽管婉拒了大多数媒体的采访,但吴老与南方日报有特别的情缘。今年以来,我们多次走进老人花木扶疏、墨香四溢的家中,听满头银发的他忆故论今、笑说世事。

  风云散尽,热血犹沸。在“改革闯将”平缓的讲述中,历史的风雷、智慧的火花、犀利的语锋不时激荡迸发。

  1

  特区三十而立

  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南方日报:吴老,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省委书记汪洋给广东3个特区都出了3道题,要求特区回答靠什么实现了“三十而立”?作为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和创办经济特区的重要领导者和见证人,您的答案是什么?

  吴南生:办成特区,靠的是六个字: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否则,一切无从谈起。

  地利,应该说广东从近代以来总是得风气之先。你看,从太平天国,“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和大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都是从广东开始的,这得益于一种地缘优势。特别是毗邻香港澳门,从办特区来说,深圳、珠海这样的地理环境太好了。

  人和嘛,我想是各方面的。港澳同胞多、华侨多,特别要强调的是,经过“文化大革命”,我们共产党的内部、我们国内广大的干部群众,都迫切地希望改革。没有这些条件,特区也是办不成的。

  2

  要闯过理论关

  只好向“老祖宗”求救

  南方日报:“如果要杀头,就杀我好啦”。您这句话堪称特区的经典“金句”,体现了改革者的大勇。当年特区饱受意识形态困扰,被扣上“租界”、“洋务运动复辟”等帽子,你们是怎么应对的?

  吴南生:小平同志说,深圳的精神就是“敢闯”。从创办特区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在实际工作方面要有勇气,在理论思想上也要有勇气,要斗智斗勇。广东的理论工作者和各方面的学者们都很支持改革开放,在理论工作方面做了许多研究。

  当时要闯过这一关, 只好向“老祖宗”求救。我们提出,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从来都不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是绝缘的。列宁特别强调,要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有用的管理经验。列宁讲过:“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总和=社会主义”。

  对于最敏感的“地租”问题,万幸的是,在《资本论》和列宁的著作中都有关于租地的理论。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就说:“不怕租出格罗慈内的四分之一和巴库的四分之一,我们就利用它来使其余的四分之三赶上先进资本主义国家。”讲得多好啊!不过,我们还是把“土地出租”改为“土地有偿使用”,到上面容易通过。于是,“地租”改称“土地使用费”,之后,成为全国通用的新名词。

  正是有了这些理论上的准备,我们才有勇气面对“左”派的挑战。对那些吵吵嚷嚷,“不去跟他们一般见识!”好!你“正确”,你表演吧!我就不开口,你要吵就自己吵吧!我“只做不说”。你能怎么样?

  3

  特区立法先行

  不能开国际玩笑,叶帅抱病赴深调研

  南方日报:吴老,您筹划特区的第一件事是研究、起草《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这个仅仅2000多字的条例从起草到公布,却用一年的时间,作了13次修改,可谓字斟句酌。为何要先着手起草《特区条例》呢?

  吴南生:当时海外的朋友说,你中国是没有法的。无法可依,无规可循,要人家来投资,谁敢来?特区要同国际市场打交道,就不能开国际玩笑!

  我跟谷牧同志讲,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搞特区法、特区条例。这个法一定要拿到全国人大去通过,不然,有一天杀了我们的头,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谷牧很赞成,于是我找了叶帅,他当时是全国人大委员长。我说:特区是中国的,只是设在广东,所以广东的特区条例是中国的条例。老帅就回了三个字:“明白了”。

  叶帅是最支持广东“先走一步”、创办特区的。1980年4月22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特区条例,并决定报全国人大审批。叶帅得知后,立即在五天后,即4月27日动身到深圳视察。老帅身体不太好,双腿移动已有些困难,从广州到深圳交通又不方便,但他还是坚持到了深圳。当时深圳住宿条件很差,蚊子又多,他住在一个小房子里,连床垫也是临时从当地一家床垫厂找来的。但次年即1981年3月21—22日他又专程视察了珠海。他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中第一个到特区视察的。

  1980年8月26日,叶帅亲自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议,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至此,中国经济特区正式诞生,并有了法律保障。当时,江泽民同志(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代表国务院在会上作了有关建立特区和制订《特区条例》的说明。江泽民同志在这次人大常委会议上所作的说明,即是已出版的《江泽民文选》第一篇。

  在特区条例公布后的几天,最困扰着深圳,其实也是最困扰着社会主义中国的偷渡外逃现象,突然消失了!那成千上万藏在梧桐山的大石后、树林里准备外逃的人群完全消失了。这使我们感到非常意外和高兴。老百姓觉得生活有希望了!未来有希望了!

  4

  小平特区三句话

  不是一次讲出,吴老最早领会综合

  南方日报:没有小平的支持,特区不可能成功。他关于经济特区有三句著名的话:“就叫特区嘛,陕甘宁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据说是您最早披露的。但现在对这三句话的来源有很多不同版本,您能否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三句话是什么时候对谁说的?是谁第一次公开讲出来的?

  吴南生:这是1984年4月6日下午,即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将要结束前,我在会上最后一个发言时说的,这是第一次公开说小平的这三句话。我一时心潮澎湃,抑制不住大声说:这,就是中国特区的由来!后来新华社记者报道出去了,就成了现在的“流行版本”。

  小平同志这三句话,确实是他在1979年4月前后讲的,但那不是一次一下子讲的,是我把它综合起来讲的。

  在1979年5月3日下午《省委常委会议记录》和同年5月26日习仲勋同志《在省委四届三次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两个文件中,习仲勋同志曾两次传达了小平同志“要杀出一条血路来”这句名言。

  “就叫特区嘛,陕甘宁就是特区”这句话,是小平同志1979年4月在听谷牧同志汇报后说的。小平同志很赞赏广东“先走一步”的想法。谷牧说:但是,“先走一步”的地方,该叫什么名称才好?定不下来。小平说:“就叫特区嘛!陕甘宁就是特区。”当天晚上,谷牧同志在晚餐后散步到中南海东南角,又见到小平同志,小平同志一见面就问:“谷牧,今天上午我说的话你听明白了吗?广东那几个地方就叫"特区"。”谷牧说:“明白了。”当天晚上,谷牧同志给习仲勋同志打电话,告诉他这一消息。第二天上午,仲勋同志找到谷牧同志,问:“叫做"特区"了,那以后广东还管不管?是不是直接由中央管?”谷牧同志说:“不是,还是由广东管。”

  至于“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这句话,当时小平同志常说,也只有他才能说得出来。

  5

  改革最大阻力

  过去跟“左”斗,现在是利益集团

  南方日报:回顾这些特区往事,令人心潮澎湃。现在深化改革,还需要这样的大勇大智。

  吴南生:30年过去了,我们改革的形势变化了,对手也不同了。如果说,我们过去办特区,是跟极“左”的思想斗,跟僵化的意识形态斗;现在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利益博弈错综复杂,最大阻力就是利益集团。现在“明白人”不少,但要说真话、做实事,敢跟既得利益集团切割,需要很大的勇气。现在不至于“杀头”,但丢乌纱、生活受厄则都有可能。

  今年广东省委提出建设“文化强省”,汪洋同志特别阐述了广东文化的时代性,提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是广东文化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最突出的地域优势。这八字看似简单,却是意蕴深长,符合广东近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实际,相当精辟。我认为,这也适用于特区30周年的总结与展望。

  说起“解放思想”,我有个小注解:解放思想可分大、中、小三种。小解放,是小青年敢不敢谈恋爱的问题;中解放,是观念的解放;大解放,是体制的改革,让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特区30年,干的是“大解放”,是体制改革。下一个30年,还要继续“大解放”,还要继续“杀出一条血路”。 南方日报记者陈枫

  (注:本文已经由吴南生亲自审定)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马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