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挟尸要价》作者:长江大学要求只报正面(图)

来源:正义网
2010年08月30日09:32
 8月18日,2009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颁奖系列活动在青岛举行。因《挟尸要价》获得年度最佳新闻图片奖的张轶在回答颁奖嘉宾提问时哽咽难语。
    8月18日,2009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颁奖系列活动在青岛举行。因《挟尸要价》获得年度最佳新闻图片奖的张轶在回答颁奖嘉宾提问时哽咽难语。

  人物简介

  张轶,1985年出生,2009年5月大学毕业后进入《江汉商报》,成为一名摄影记者。他2009年10月24日拍摄的《挟尸要价》新闻组照屡获大奖,也因此备受压力,离开《江汉商报》,到湖南一家媒体任摄影记者。2010年8月18日,其《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金镜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大奖。

  因拍摄《挟尸要价》组照,他屡获大奖也因此备受压力,还换了单位。因《挟尸要价》全票获得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大奖,更让他成为舆论的焦点。随着8月23日组委会公布调查结论,诸多质疑似乎已经画上句号。

  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又一次成为舆论焦点的《挟尸要价》拍摄者张轶。他说,希望人们跳出事件之外,转去关注“高价捞尸”现象,尽早建立溺水救助或遗体打捞制度,杜绝暴利环节。

  李玉泉提出质疑 张轶表示难理解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知道长江大学宣传部部长李玉泉对你的照片提出质疑的?

  ■张轶:是在今年的8月20日。当时我在青岛,朋友告诉我的。

  ■记者:第一反应是什么?

  ■张轶:蒙了。为什么蒙呢?主要是因为李玉泉的身份,为什么是他来质疑?说实话,我很难理解。按道理,长江大学也是受害方,而且当时他不在现场。我觉得他可能是迫于某种压力或出于别的目的吧。

  ■记者:你对他有什么样的印象?

  ■张轶:我一直在参与后续报道。有一次很多媒体一起去采访,他把记者一一单独叫出去,原话不记得了,大概是让“只报好的一面,别报坏的一面”。“好的一面”就是指大学生救人的事迹,“坏的一面”是指挟尸要价的事。

  ■记者:他当时知道照片是你拍的吗?

  ■张轶:还不知道,最初刊发照片时我用的是化名“真真”。

  张轶认为照片只是记录事件一个瞬间

  ■记者:虽然组委会认可了照片的新闻真实性,但仍有观点认为这张照片的新闻真实性存在瑕疵。认为图片本身所记录的真实场景,与拍摄者试图传达的信息间存在错位。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轶:其实,我下午3点多就已经到现场了,到现场的第一时间并没有拿出相机拍照,而是先观察了一下周围的情况。我看到学生们在岸上哭,有人指着江面上的船说钱没到位,捞尸者捞上第一具尸体之后,罢工了等着要钱。我沿着江岸走了一圈,仔细看了看停在江中已经罢工多时的船,上面几个人有的站着,有的坐着,坐着的人手里牵着一根绳静等着。实际上在当日16:41前,第二名遇难者遗体已经打捞上来了。2009年10月24日16:43,王守海(船上穿白衣者)坐在船头等着钱到位。

  挟尸要价是一个过程,我的照片是在这个过程中捕捉的一个瞬间,是新闻要素最全的,最能体现挟尸要价过程的一个瞬间。

  ■记者:媒体报道称王守海要告你。

  ■张轶:我还不知道此事。

  张轶称报道初衷是希望关注天价捞尸

  ■记者:李玉泉质疑,照片中王守海似乎成了挟尸要价的主角,而事实上,王守海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听命于老板,是一个从属的角色,他没有资格谈价。这个情况你当时知道吗?

  ■张轶:从一开始,我就一直说他所处的角色是“辅”,不是“主”。我在图说中也注明了“王守海受雇于这一新生‘行当’的老板陈波。”

  ■记者:图片放大的效应,让国人看清了王守海的模样,让他背负了很多的指责。照片刊登前,你想到过他会因此受伤害吗?

  ■张轶:在抢救生命的过程中,能早打捞出一秒,就多一份生的希望。在这种本应分秒必争的情况下,王守海选择了听命于陈波,配合陈波获取天价捞尸费。他们是在一个利益集团内,面对生命和金钱,他选择了金钱。

  ■记者:他说他不知道所打捞的尸体是英雄的尸体,也不知道价钱。

  ■张轶:你相信吗?现场那么多人在围观,那么多学生在哭诉,在跪着祈求,甚至群情激愤,你认为他可能不知道吗?

  现在组委会已经公布调查结果了,我也不想再过多陷入这件事的争论之中,你一句我一句的,没什么意思。我刊发这张照片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某一个人受到道德的谴责,而是希望人们能够跳出对照片的争议,来关注“天价捞尸”现象,想一个更好的办法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把天价捞尸费拒之门外。这才是我报道此事的初衷。

  希望尽早建立遗体打捞制度

  ■记者:你的这个初衷达到了吗?

  ■张轶:没有。我觉得现状依然没改变,高价打捞依然存在。我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报道,就在曾经发生悲剧的河段又有一个孩子溺水,因为孩子的父母付不起一万二的打捞费,孩子的母亲只好在江边守了3天,直到孩子的尸体慢慢浮出水面。我为什么说一万二是“天价”呢,荆州在整个湖北的平均收入是最低的,一万二可以说是某些当地人一年的收入了。我觉得这个事情更能反映捞尸的生态链。因为没钱打捞,父母只能守在江边等待孩子的尸体浮出水面,这是不是职能部门的缺失?我觉得在生命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不能因为救人的大学生是英雄就不应该收取天价打捞费,而普通溺水的孩子就不管了。

  这种情况不仅在荆州存在,在全国其他一些地方也存在,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尽早建立溺水救助或遗体打捞制度,杜绝类似陈波这样的暴利环节,这才是人们最应关注的。

  ■ 事件三大争议

  事件真实性的争议

  《挟尸要价》获“金镜头”大奖后,长江大学宣传部部长李玉泉公开质疑照片的真实性。李玉泉发文称,《挟尸要价》被误读,照片原意为“牵尸靠岸”,建议组委会和评委会撤销该照片的获奖资格,真假之争由此引发了舆论的热议。

  “金镜头组委会”的结论认为:“挟尸要价”新闻不存在造假,照片记录的瞬间是整个挟尸要价过程的一部分,虽然照片中的王守海辩称自己没有开口要价,但其客观上参与了“挟尸要价”的过程,他听命于陈波参与并执行了要价。

  关于细节上的争议

  《挟尸要价》获奖后,一些细节也引发争议。比如照片上的“白衣人”王守海到底在说着什么,手势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谈价还是让船靠岸?

  对此,“金镜头组委会”认为,该照片的新闻是真实的,不存在造假问题。而尽管照片中王守海所做手势存在争议,但“不再对此细节深究”。

  照片尺度的争议

  很多人认为这幅照片不该获奖,因为再次展示英雄的尸体那是对英雄的不尊重。一些网友直接质疑,如果死者的家属看到了这张照片,那该是什么样的感受?如果仅仅是为了警示一种“恶”,我们有必要以对逝者亲人的二次伤害为代价吗?从情感上讲,很多人都不认同这张照片获奖,因为它不够“人性”。

  有评论认为,我们对《挟尸要价》照片获奖的纠结,本质上可能还是对艺术之于社会关系理解得不透彻。有时候艺术在体现公共关怀时未必能够照顾到所有个体的感受,这样的矛盾也是不可消弭的。《挟尸要价》整体上试图通过展示一种丑恶来告诉观者,失范的环境下究竟缺少了什么,其间无意识的对英雄的“伤害”,我们是不是该宽容一些呢?

  ■ 新闻链接

  荆州长江沿岸捞尸成热门行业

  据《广州日报》报道,《挟尸要价》新闻事件中的捞尸人全部来自与荆州市区隔江相望的埠河镇三八村。一场风波让村里略显神秘的捞尸群体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八村紧邻长江边,历史上村民大多以捕鱼和摆渡为生,后大多转行。由于每年都有人在江中淹死,捞尸成了热门行业,逐渐出现了打捞公司,专门从事长江沉船、沉物及尸体的打捞业务。

  《挟尸要价》新闻事件当中涉及的“八凌打捞公司”就是在2008年6月成立的。根据荆州市政府公布的调查结果,打捞渔船一般先商谈价格,价格未谈妥前不会开工,打捞上来一具尸体12000元,没有打捞到尸体每天6000元。

  ■ 相关事件

  挟尸要价

  2009年10月24日,湖北荆州长江边上,长江大学三名大学生为救落水儿童献出生命。打捞公司捞尸要价的过程被摄影记者张轶拍了下来,其中一张照片获得“金镜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大奖。

  近日,长江大学宣传部部长李玉泉公开质疑照片涉嫌作假,将张轶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金镜头”组委会就此展开调查,并于8月23日公布调查结论,认为《挟尸要价》未造假。

  

(责任编辑:曾安能)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