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经济

买房买车到变相“囤地” 460亿资金沉陷创业板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8月30日14:53
  大量资金沉淀在极少数上市公司,不仅可能会“撑坏”企业,还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甚至影响市场公平

  在中国创业板刚刚走过的1年岁月里,超募资金成为困扰市场各方的一个大问题。

  截至8月18日,已上市的103家创业板公司,每家公司募集资金总额均超过计划募集资金的数量,超募资金总额近460亿元,恰是这百余家公司原拟募集资金的两倍。

  这意味着,仅是这103家创业板公司超募的资金,就可以再“装备”起两个创业板,至少可以给予200余家小企业以资金扶持。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巨额的超募资金,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56家已披露2010年中报的创业板公司已使用的募集资金,不足募资总额的15%。鉴于监管层对超募资金使用的严格限制,绝大多数资金只能趴在账户里吃利息。

  与此同时,为使用超募资金,不少公司选择了打主营业务的“擦边球”——以“主业发展需求”之名,挪用超募资金置地盖楼、买房买车。而以归还银行贷款、补充流动资金等方式直接套出超募资金作为“私房钱”更是惯常手法。也有公司以超募资金设立子公司,展开并购扩张。

  在多家公司尽力把钱花出去的情况下,创业板的募投比依然低下,凸显市场资源的严重错配。大量资金沉淀在极少数上市公司,不仅可能会“撑坏”企业,还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甚至影响市场公平。

  资金闲置“食息”者众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统计,截至8月18日,已发中报的56家创业板公司的平均募投比为13.7%。换句话说,创业板有超过80%的募集资金处于闲置状态。

  而之所以闲置资金如此之多,不是创业板公司都不会花钱,而是超募严重。

  国民技术(300077.SZ)无疑是创业板中的“超募王”,原拟募资金3.36亿元,最终却募得了23.8亿元,是拟募资金的7.1倍,超募资金就有20亿元。此外,碧水源(300070.SZ)、奥克股份(300082.SZ)、神州泰岳(300002.SZ)等8家创业板公司的超募资金均超过了10亿元。已上市的百家创业板公司,超募金额数不到1亿元的只有4家。前103家创业板公司平均每家公司超募约4.5亿元。

  “创业板超募如此严重,其实也超出了上市公司自身的预计。”世纪证券创业板研究小组负责人吕丽华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创业板公司一年的收入才几千万元,融资需求也就2亿元左右,现在一下子多募了几亿元甚至十几个亿元,这些钱到底怎么花,很多公司自己都还想不清楚。

  在多数创业板公司很难迅速拿出超募资金使用方案的情况下,大笔到账资金只能趴在银行账户里,被动生息。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多家创业板公司半年报中都发现了有关“公司上市募集资金到位,存款利息大幅度增加”的表述。

  以超募20亿的国民技术为例,至6月30日其资金到账还不足3个月,利息收入就高达458.12万元。以此计算,仅是将未使用资金存在募集资金专户中,其一年的利息收入就有望贡献近2000万元的利润。

  根据公开数据,已公布中报的56家创业板公司中,上半年的财务费用为-3442.45万元,而去年同期为6588.72万元。这意味着,从利息支出转为利息收入,仅是募集资金的存款利息,为创业板贡献的利润就近亿元。

  而对于一些上市后业绩就迅速变脸的公司,利息收入甚至成为其上半年净利润的主要来源。

  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之一的宝德股份,刚刚上市,业绩就大幅跳水。上市8个月来,该公司对募投项目投入不多,却在所募资金的存款吃息上收获不小。

  2009年10月30日上市的宝德股份(300023.SZ),招股说明书中显示其当年仅前三个季度的净利润就达2500万元。可其2009年年报却显示其全年净利润只有2683.28万元,这意味着宝德股份在2009年第四季度只赚了183.28万元。

  这样的绩差表现到2010年年中仍在持续。2010年中报显示,宝德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只有303万元,业绩同比降幅达60%。而就是这303万元的净利润中,189.9万元来自政府补助(税后),剩余的113万元净利润中,利息收入就占到了103万元。 与其他大比例超募公司相比,宝德股份的超募金额并不算高。据其中报,该公司2009年10月IPO募得2.65亿元现金,按招股说明书计划,1.6亿元应投入石油钻采一体化电控设备生产基地的建设,其余1亿多元为超募闲置资金。

  之所以半年间就有超过百万元的利息收入,关键是宝德股份在存款食息方面颇费思量。在资金到账后不久的2009年11月26日,宝德股份以通知存款(500万元)和三个月(3000万元)、六个月(5000万元)、一年(3000万元、5000万元各一笔)、两年(3000万元、5000万元各一笔)的定期存款,将所募资金中的2.45亿元存进了银行。

  同时,宝德股份投入IPO募投项目的资金则少得可怜。截至6月末,上市后8个月时间里,其最初上市计划投入1.6亿元的基地建设项目投入的资金只有767万元,占募集资金的2.9%,无法与其定期存单上的资金额相提并论。

  买房买车到变相“囤地”

  自第一批超募资金进入创业板公司的账户,买车、买房等现象即开始滋生。如今,买房、盖楼、买车等以“发展主营业务”的名义为自身“改善生活”的案例,在创业板开始蔓延。

  近日,《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发现,南风股份又为超募资金的使用出了个新招——变相“囤地”。

  8月20日晚间,南风股份(300004.SZ)公告,其以1.09亿元成功竞得编号为佛南(挂)2010-064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成交地块面积为413亩。

  记者发现,南风股份与竞拍该地块相关的公告最早发布于2010年7月29日。而在佛山市国土资源局南海区分局网站上,记者看到,编号为“佛南(挂)2010-064”地块的“挂牌交易公告”发布的时间为2010年7月21日。

  也就是说,在得知该地块挂牌交易信息后的8天时间内,南风股份就决定买下该地块,这一信息得到了南风股份证券事务部工作人员的确认。

  另据其公告,这1.09亿元买地资金中的800万元来自募投项目资金,其余1.01亿元使用的是超募资金。南风股份在IPO中超募了2.38亿元,在2009年11月用超募资金中的4500万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后,剩余超募资金为1.93亿元。这一拍地举动,用去了南风股份所剩超募资金的大半。

  对于超募资金的使用,监管层严格限定必须用在发展主营业务,不得用于各种理财、投资上。

  而南风股份之所以敢用超募资金来拍下这个地块,关键就在于,其在7月29日发布竞买土地公告的同时,还另发布了一份《关于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的公告》,称“公司募投项目的实施地点由"清远市阳山县"变更为"佛山市南海区"。”

  “将募投项目的实施地点变更到了新拍的地块上,这样一来,竞拍土地的行为也就与主业建立起了联系,这样就巧妙地规避了超募资金的使用限制。”针对南风股份的做法,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人士这样向记者分析。

  为了阐述变更的合理性,南风股份及其保荐人安信证券,均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在陈述变更原因时,南风股份的最新公告力陈原选址地点“基础配套设施尚不完善”等不足。但《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其招股说明书中看到的针对这一地点的表述却是:“项目选址为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七拱镇。该地块位于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内,交通便利,土地购置成本相对较低,土地储备资源丰富,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对此,南风股份证券事务部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实话,没有比较之前我们也觉得之前那块地不错。这样说吧,没有比较你会觉得住小城市也不错,但有了比较之后,就觉得还是北京好。” 记者发现,南风股份招股说明书透露,其上市4个募投项目合计需要土地100亩,在招股之前,公司已就项目用地取得了相关《国有土地使用证》(阳府国用【2009】第18230907117号)。

  而在近日成功拍下这413亩地块后,即使按其最新承诺,将募投项目转到新拍地块上实施,剩余313亩新拍土地和原选址地点的100亩土地全部作为未来公司发展用地,那么,除去总共100亩的项目用地外,南风股份还是实实在在地给自己“囤”下了413亩的土地。

  上市后短短9个月时间里,南风股份已经从一家曾为2.9亿元项目资金缺口而上市融资的小企业,变身为一个能够斥资1.09亿元竞拍土地的“地主”。在业内人士看来,南风股份的做法和其他变着法子使用超募资金的公司一样,“都是超募之后钱多闹的。”

  据相关媒体统计,前103家创业板公司,已经公布的超募资金使用方式中,直接用于置地买房总计花费9.2亿元。

  其中神州泰岳这家原本固定资产比较少的公司,投入4.21亿元购买了位于北京朝阳区的北辰首作大厦共16层的房产用于办公,占到超募金额的35%。

  深圳合赢投资资产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昭雄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投资人角度,股东们提供给公司的资金不管是不是超募的,都是让公司去做主营业务。本来一直是租房办公的企业,突然买栋办公楼回来,只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上海汇利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兼投资总监何震也向记者表示,“买房置地这种做法是不太负责任。上市公司拿了投资人的钱却不好好用,是对投资人的不尊重。”

  腾挪有方监管乏术

  考虑到创业板上市公司巨额超募后,下一步可能带来的资金使用问题,监管层在2009年10月就制定了相应的监管措施,强调超募资金应当投资于公司的主营业务,不能用于开展证券投资、委托理财、衍生品投资、创业投资等高风险投资以及为他人提供财务资助等。

  深交所同时规定,公司最晚应当在募集资金到账后6个月内,做出超募资金的使用计划。

  但随着首批公司“6个月披露大限”的临近,鉴于部分创业板公司半年内制定不出相应计划的现实,深交所又修订了前述《备忘录》,在重申“6个月”规定后,又针对无法按期拿出计划的上市公司,规定其在募集资金到账6个月期满前,披露公司就超募资金使用的后续考虑或安排。

  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的市场人士表示,对于处心积虑“套出”超募资金的公司,相关规定其实很难奏效。

  宁波GQY(300076.SZ)在一项超募资金使用计划中,就“拐了两个弯”。

  该公司8月12日公告,拟使用超募资金4558.64万元对子公司宁波奇科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增资。然后由该子公司出面,用这笔资金购买关联方宁波奇科威电子有限公司编号为“慈国用2007第241069号”的土地及地面建筑资产。

  资料显示,奇科威电子也是宁波GQY实际控制人郭启寅和袁向阳夫妇及董事股东毛雪琴、陈云华、孙曙敏控制的其他企业。且2009年,奇科威电子并没有营业收入,净利润27.61万元人民币。

  而上述出让地块,是奇科威电子于2006年12月28日购买的两块土地之一。公告说,由于建设工程管理人员专业管理水平不足,导致工厂建设工期延后。目前厂房即将建设完成,生产设备尚未采购,故尚未开展业务。

  对此,有研究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这家公司绕了这么多弯,实际就是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用这块资产置换出了4000多万元的超募资金。

  业内人士指出,相比宁波GQY案例的特殊性,更多的“曲线救国”案例,则会发生在将超募资金用作补充流动资金和归还银行贷款以及置换前期投入募投项目的自有资金方面。

  据记者统计,2010年上半年共有64家创业板公司发布了超募资金使用计划,而其中发布资金置换公告的公司就多达57家。其中,还不乏超募资金使用计划中仅有“归还银行贷款”或“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者。

  业内人士分析,之所以选择置换资金的公司很多,除了一些企业确实在上市前已经对项目有过前期投资外,更重要的是,置换出的资金将成为企业的“私房钱”,不会再受到监管。对于炒股、炒楼等一些确实“拿不上桌面”的资金用途,上市公司完全可以用此类“腾挪术”规避监管。至于未来可能出现的主业投资资金缺口,企业还可以继续用超募资金去补充。 “其实,用超募资金买房买车、做广告都可以说是发展主业的需要,那么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贷款就更是无可厚非,更别说做扩张网点、兼并收购之用了。”北京一家券商的首席策略分析师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对此表示:“在这方面,上市公司可以讲的故事太多了,只要公司愿意做,监管层基本无可奈何。”

  财经评论员叶檀也告诉本刊记者,“这真的很难管。有的企业坚持说自己需要购买房子自用,监管层就真的没办法。”叶檀表示,企业可以把它计算的租金成本拿给你,说买房子更能降低成本。而监管层真要去查这些,也就相当于让监管层插手上市公司经营运作层面的事情。这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

  当被记者问及会不会担心此类资金置换有“偷梁换柱”之嫌时,一位不愿具名的某创业板公司证券事务部的工作人员说,“你看看创业板公告,这么做的公司并不在少数。我们也是合法合规走程序批下来的,不用担心什么。”

  在现有发行机制的框架下,超募似乎已经成了无解之题。

  吕丽华告诉记者,她仔细阅读了大部分利润下滑的创业板公司的中报,看得出大多数公司分析业绩下滑都是在找借口,为自己开脱,而这与使用超募资金的时候都硬往主业上靠,异曲同工。

  资源错配

  从起初的“嗷嗷待哺”到如今的“钱多烫手”,规模甚小的创业板公司在资金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短期内在产业链上下游找到相关项目或并购对象的难度很大,超募资金也很难有更好的出路。由此造成的大量超募资金趴在账户里吃利息,或者被少数公司用作给自己发“福利”,无疑是极大的资源浪费,也有悖于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

  “这确实很难办。原拟募集资金就已经能够满足公司未来至少三年的资金需求。一个行业的市场需求就那么大,不可能说因为有充足资金就把产能无限扩大。”吕丽华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我们也不能将超募问题仅归咎于上市公司方面,这其实是一个系统问题。”天相投顾首席策略分析师仇彦英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本来准备按20倍市盈率卖的,但投资者硬要给50倍的钱,公司也不能说价高了不卖吧?

  如今,刚满百家的创业板公司,平均每家募集资金近7亿元。相比之下,在中小板上市公司满100家的时候,其平均每家公司募集资金仅为2.78亿元。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表示,要根除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普遍大比例超募现象,还是要加大创业板股票供给,解决股票供不应求的问题。

  此前,有深交所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普遍超募的问题将会在新股发行的二次改革中得到解决。

  8月2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启动了自2009年6月以来的第二轮新股发行改革。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意见提高了新股定价过程的透明度,第二轮新股发行改革的启动有助于减少当前新股发行仍然存在的“三高”现象,创业板大量资金的“沉陷”现象有望得到缓解。(曲瑞雪)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