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城市转型:让梦想照进现实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08月31日06:29
  城市最佳实践区,无论是概念的提出还是实际案例的展示,都是本届世博会的一个创举。76个城市,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的现实难题,都有不同的应对方案。特别是对于那些面临转型的城市,要想“让梦想照进现实”,不妨先看看这些引领未来的现实,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例子。

  温哥华:借盛会华丽转身

  [案例]温哥华福溪地区本是一个因工业生产而污染严重的区域,1986年举办世博会后,园区被改建成多层次、多功能的一体化街区,居住、生活与工作均能在同一街区内解决。居民步行即可到达工作区域,各类生活需求都可在社区内得到满足。这种“温哥华模式”在2010年冬奥会时再度采用,运动员村选址福溪东南,该区再度借此机遇升级,成为温哥华这个“全球最佳宜居城市”中,最具创新性和代表性的地区。

  [启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举办一次盛会,对基础设施建设、各类服务业等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其间又蕴藏着推动城市转型的机遇。温哥华借两次盛会举办所产生的巨大需求,将未来的预期提前实施,实现城市的飞跃、产业的融合、地区的重生,对于那些即将举办大型活动的其他城市,这种后续利用经验值得借鉴。

  毕尔巴鄂:博物馆带来新生

  [案例]1980年,西班牙毕尔巴鄂传统的钢铁、造船业处于危机之中,失业率高达30%,这座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的工业城市同时还遭遇特大洪水。当“天灾人祸”一起涌来,毕尔巴鄂主动探索城市转型,从1991年开始发展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制定了包括发展城市艺术、修复历史中心、建设地铁、整修河流等在内的复兴计划。美国著名设计师弗兰克盖里为其打造了顶级的“古根海姆美术馆”,随后,欧斯卡尔议会音乐宫、阿隆迪加大楼等纷纷建成。毕尔巴鄂完成了由一个破败的工业城市转向世界文化艺术名城的重生。

  [启示]“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一座博物馆改变了毕尔巴鄂,这座城市的案例提醒我们,一个好的创意可以引领一个城市的进步,一个龙头产业可以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何选准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面临转型的城市至关重要。

  马尔默:科技打造生态城

  [案例]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曾是该国的一个重工业基地。上世纪90年代之前,没有实行垃圾分类的马尔默,与世界上许多城市一样,一个垃圾桶装所有垃圾,绝大多数垃圾都被运到海边填埋。马尔默案例的原型所在区域,就是垃圾填海堆出来的。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政府开始在民众中间推广垃圾分类,并进行了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服务。在被称为“明日之城”的瑞典第一个“零排放”社区中,96%的垃圾都能得到再利用。居民家里都有一个粉碎机,吃剩的食物被粉碎后送入管道,进入专门的空间发酵,由此产生沼气用来发电输送给社区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为汽车供电。那些无利用价值的垃圾,就进行焚化处理,产生的热量可成为暖气为全城供暖。在各种环保技术的支撑下,马尔默实现了从工业城市到生态城市的转型。

  [启示]“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马尔默案例告诉我们,只要采取合适的技术手段,垃圾也能成为暖气、汽车驱动力、田间肥料。对资源紧缺的中国来说,许多城市并不缺乏垃圾分类的硬件条件,关键还是如何引导人们,让垃圾分类意识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根,并化作自觉的行动。

  (本报上海8月30日电)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