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深圳9月1日电(记者 彭勇)站在深圳市中心区的高楼上放眼望去,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一条蜿蜒的深圳河,南岸的香港山清水秀,一派农村风光;而北岸的深圳,几乎所有的土地都“种”上了房子,密密麻麻,没有空隙。
这一景象贴切地映照出深圳的现实:一方面,改革开放30年,深圳创造了世界上罕见的经济奇迹;另一方面,粗放的发展方式几乎消耗了所有的土地资源。
这与香港形成了鲜明对比,香港土地面积只有深圳的一半,2009年深圳GDP是8200亿元,而香港GDP是14000亿元。
据统计,30年间深圳年均GDP增长率达到25.8%,但土地资源紧缺、人口超过1400万、环境出现恶化的趋势……可以说,随着各种问题的凸显,作为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深圳率先遭遇到发展的“天花板困境”。
想要用消耗更少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经济成果,深圳唯有调整经济结构,减少加工制造业的比重,发展更多的高新科技产业。最近,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宣布,将在中国中西部地区扩大生产规模,而将深圳的厂区转型为研发中心,此举就暗合了深圳的这种转变趋势。
在过去30年里,深圳的一大成就是培育了华为、中兴、比亚迪、腾讯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他们的高速发展大大促进了特区的壮大。据统计,华为去年的销售收入达1491亿元,是全球仅次于爱立信的第二大电信设备商,成为深圳一张耀眼的名片。 而现在,面临“天花板困境”的深圳,要做的是寻求并培育更多的高科技、高成长型的企业。今年2月,深圳对外公布了一项庞大的发展规划,倾力打造生物、新能源、互联网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15年将这三大产业的规模达到6500亿元,超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1.5万亿元的40%。
深圳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列入这一规划,这是一家从事干细胞研究的企业。因为看准了干细胞治疗的广阔前景,医学博士胡祥在2005年创立了深圳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过短短5年的发展,北科目前已是中国最大的干细胞疗法中心,他们和超过20家内地医院合作开展“细胞康复门诊”,在印度、日本等国也有合作的医疗机构。
2007年,一位6岁的先天失明的美国小女孩来到中国,接受了深圳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干细胞治疗后,对光有了反应,能看到亲人的脸。这就是干细胞技术的神奇,它有望为人类治疗众多“不治之症”打开一扇门。
截至2009年,北科干细胞技术已经治疗病人6000多例,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匈牙利等4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患者,获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干细胞治疗是中国领先世界的一次机会,北科生物的目标就是打造干细胞领域的默克、辉瑞。”担任北科生物董事长的胡祥说,一旦干细胞技术走向成熟,将形成巨大的产业规模。
“深圳需要更有竞争力、更先进的产业来支撑可持续发展,增强发展后劲尤为迫切。”深圳市长许勤表示,深圳市政府专门设立了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支持三大产业迅速形成规模。
“特区今天遇到的问题,可能就是其他地区明天遇到的问题。”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郭万达说,作为中国最早开放和最成功的经济特区,深圳的发展和改革经验曾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一个学习样本,未来深圳还将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