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烈士祠堂已经变成居民楼 很多墓碑已成门槛石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2010年09月03日03:52

  昔日陵园已成山田

  村民记忆拼出大致轮廓

  本报讯(特派记者记者罗京 瞿凌云)南边村金鱼坪,依山傍水,视野开阔,在当地人眼里,是一片难得的风水旺地。这块土地下埋葬着75军阵亡烈士的遗骨,然而多年前先是被村民所建房舍侵占,后又开荒被垦为农田,现在则因宜巴高速公路的建设才重新被发现而引起人们的重视。

  昔日庄严的墓地,如今上面掩盖着一堆堆土方。昨日,在金鱼坪,几位村民用记忆为记者勾勒出它的大致轮廓。

  青石台阶沿山而铺 碑亭林立甚为壮观

  村民张治勤的承包田处于陵园正中央。他指着一块约莫两米长的台阶石告诉记者,“这是原址地惟一存在的实物了。”

  张告诉记者,整个墓地葬占地12亩,原来的台阶一直从山脚下的黄柏河铺到悬崖处。

  承包田上方,用岩石垒出的石基依稀可见,张说,“这个上面原来有三个亭子,一个大亭子,两个小亭子,每个亭子里面有三块碑,最大的碑高5米,宽2米,最小的也有2米来高。”

  “大碑上落款人是陈诚,应该是他提的字。”他说,“这个地方本来没有土,土都是当年请人挑上来的,你看,现在挖出来的断面,都是一层层的。”

  营团级以上军官采用棺木 一般士兵就地掩埋

  自从解放后将陵园开荒以来,南边村的村民经常在金鱼坪挖出人骨头。一位村民说,“经常翻地的时候,翻到人的头骨,大腿的骨头,肋骨,很平常的,偶尔也能翻到棺木。”

  易钱生曾听母亲讲述过下葬经过,他说,“当时死的人很多,没有条件都用棺木安葬,一般营长以上才用棺木,战士都在挖好的坑道就地掩埋,最多的垒四层,南边山上有个窑洞,里面一共安葬了70个战士。”

  因为埋得较浅,昨日,记者在张治勤的承包田下方,捡到一块15公分左右的小腿骨。

  易告诉记者,“虽然宜巴高速公路施工挖出了一些遗骨,但是再挖,应该还能挖出千把个来。”

  祠堂已经变成居民楼 很多墓碑成了门槛石

  40岁的施一英房子所在地,就是陵园昔日祭奠烈士的祠堂所在地。她说,“当年建房子的时候,从田里搬来4块碑,3块做了门槛石,还有1块放在猪圈里。”

  易生钱告诉记者,“陈诚题的那块碑,有一段就在施家,上面好像是个‘忠’字。”

  施家碑石上还有什么?施一英说,“猪圈里的那块已经被腐蚀掉了,门槛石上的字要拆下来看,才知道写的是什么。”

  祠堂里的大碑,曾经矗立在南边村小学校园内。后来,因为部分老师认为不吉利,校方请人用炸药将其炸毁。

(责任编辑:李恺萌)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