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父亲弃年薪60万工作当全职爸爸 10年陪读写成书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2010年09月04日02:32

  孙生龙与女儿孙同同。

  从报社执行总编的位置上下来,全力陪伴女儿圆“小提琴之梦”——孙生龙10年前的这个举动,现在说起来,仍然让人震惊,他丢掉的,可是一份年薪60万的工作啊!即便到了今天,已经做了10年的全职爸爸,也终于培养出了让音乐圈惊喜的小提琴演奏家孙同同,他选择的路,仍然引来了争议声一片。9月中旬,他耗费10年心力撰写的新书《谁绑架了中国父母》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向全国。在这个出版的过程中,出版社的编辑、员工也是争议声一片:这样做,值得吗?父母何苦为孩子牺牲自己的生活?孩子果真需要这样的陪伴吗?

  放弃老总职位陪伴女儿成长

  争议声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大人要有大人自己的生活,为了小孩牺牲自己的幸福不值得;二,孙生龙在强行改变小孩的成长轨迹。

  确实,孙生龙原本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他从小就吃了很多苦,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自己当过菜贩子、小裁缝、高中语文老师、报社记者编辑,最后做到上海一家报社的执行总编辑,灿烂的前程正在向他招手。

  正在此时,女儿在“学了玩玩”的小提琴上展露出天分,南京、上海的几位小提琴专家异口同声说她很有发展潜力。孙生龙一家开始走向专业学习小提琴之路。2002年6月,孙同同以全国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小学。这个时候,孙生龙彻底丢掉了自己的工作,全力以赴陪伴孩子的成长。

  他的苦心终于结出了成果。孙同同荣获过法国梅纽因小提琴国际比赛特别奖、德国勋塔尔小提琴国际比赛第二名、全国小提琴专业比赛少年组第五名、上海音乐学院傅成贤奖学金一等奖、唐君远奖学金一等奖、海顿室内乐比赛一等奖。多次远赴新加坡、加拿大、法国、德国、美国、奥地利学习和演出。本届世博会,她还应邀前往演出。

  面对争议声,孙生龙不觉得这种陪伴是牺牲了自己的幸福。“我的理想就是帮助我的女儿实现她的理想,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特别爱孩子并爱到了我的孩子,”昨日,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他并不认为这是改变了孩子的轨迹,“和孩子有关的所有决定,我们都是让孩子自己做选择的,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孩子的成长成功需要我做全职爸爸,我就服从目标做了坚定的选择。”

  唯有“三懂”,才可“三陪”

  当今中国,随着对孩子教育的日益重视,不在少数的家长走上了职业父母的道路。成功的典范,前有郎朗父亲,现在又来了孙同同父亲。那么,把身家性命全部放在孩子身上,是否是所有父母值得借鉴的一条道路?

  未必!孙生龙告诉记者:其实,这样的陪伴,对家长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很多人一没有想法,二没有办法,没有能力把握好孩子的走向,沦为“包办父母”,对孩子反而起了负面的影响,“这样的陪比不陪还糟糕”。还有很多家庭,派出爷爷奶奶或者母亲甚至阿姨来陪伴孩子,“至关重要的大事没有派出最重要的人物,最后的结果往往差强人意”。孙生龙认为,无论男孩女孩,在成长过程中,父亲的陪伴至关重要。现在,身边有众多这样陪着孩子成长的“陪读父母”,尤其是考入上音附小的小孩,每一位都是当地的佼佼者,每一位后面都跟着呕心沥血的父母。但往往半年或一年过后,不少父母就开始后悔了,放弃了心中梦想的坚持,“随随便便的开始,注定了随随便便的结束”。

  他认为,现在的中国,陪读现象愈演愈烈,很多是“三陪”家长:陪孩子吃,陪孩子住,陪孩子学习。但唯有懂孩子、懂社会、懂教育的“三懂”家长,才能“三陪”,才能对孩子有积极的人生影响,孩子需要一日三餐长身体,更需要思想营养长心灵,“孩子最需要的是思想陪伴”。

  也正有感于现在的家长“需要被提醒和教育”,他萌生了创办全国连锁的家长学校的念头,他说自己会分步骤去做,“把累积的东西广而告之”。他会开展演讲,也会继续写书。他觉得,这个社会需要他来做这些事情。

  本报记者 冯秋红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