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是我国第一个对外营业的证券交易平台。南方日报记者鲁力摄 |
【精要】
1990年12月1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经济特区,深圳证券交易所悄然诞生,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投入运作的证券交易所。虽然当时的上市公司才5家,但深交所犹如一株幼苗,植根于经济特区的热土。17天之后,上海证券交易所经批准正式挂牌开业。至此,我国出现了深沪两大股市并肩而立、相互呼应的格局。
说起深交所的成立,不得不说这样一个故事。事实上,深交所虽然是我国第一个对外营业的证券交易平台,但是却在次年才开始正式营业。1990年末,深交所经过了长期的筹备,却因没得到上级批准,迟迟不能开业。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没有批文,怎么办?时任深圳市委书记、市长的李灏决定“抢闸”,“开吧!批准的事交给我!”这一抢,抢出了新中国第一家真正实际营运的证券交易所。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员工都穿上了“红马甲”。12月15日,中央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次年5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才正式获批,7月3日,深交所正式开业。
邓小平1992年到深圳巡视时说:“可以先试,不行就关了嘛。”“深圳是先生孩子后登记”,李灏总结。
2009年10月23日,中国证券市场在深交所里再次迈出了历史上关键的一步。那一天,面向成长型和高科技企业的创业板在深交所正式开市。同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企业上市。截至当年12月28日,创业板上市企业已达36家。创业板的开市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一座历史的里程碑。
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近日发布了2010年上半年全球资本市场IPO及二次融资统计,其中全球首次IPO实现融资1052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5倍。值得一提的是,深交所以161个IPO,融资额226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融资金额最大的资本市场,中国也再次成为全球IPO最活跃国家。
【延伸阅读】
从“股疯”时代到资本大国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源自上世纪90年代著名电影《股疯》中的台词,被很多证券公司贴在墙上以作警示,也被很多人引用以相互告诫。因为在上交所、深交所两家证券交易市场成立之后,对于股票和股市还懵懵懂懂的中国人被迅速拉入了“股疯”时代。
这个稚嫩的新事物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令人目眩的场景:无数人一夜暴富,也无数人损失惨重。当时有很多专家表示看不懂中国股市。
上世纪90年代初,深交所在极短的时间内造就了中国第一代股民暴发户。当时股民只要投入一块钱购买股票,大多能立马获得千元以上的回报。巨额的回报吸引了全国的民众加入到来深圳买股票的行列。特别是1992年8月9日—10日,全国的股民汇集深圳抢购股票,出现了股票发行史上的奇观。在短短几个月内,2000多万张身份证被装成麻袋,邮寄到这个正在崛起的边陲小城,用以购买申购股票的抽签表。
股票对于中国老百姓生活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不光职场白领、工人、农民纷纷加入炒股大军,就连小学生、和尚也投身“股海”,对股市投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精力。这推动着中国资本市场向社会各个角落渗透,推动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民炒股的时代。
股票和股市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和理财观念,同时,中国上亿股民以蚂蚁雄兵的浩荡之势,使中国证券市场在上交所和深交所成立的20年之后,上市公司已经突破1800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证券市场。1990年到2010年这20年间,中国资本市场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两级跳,目前,中国已经从一个资本穷国成为一个资本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