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被困昆仑山科考队员今晚将抵民丰 讲述遇险经过

来源:亚心网
2010年09月07日00:20
  亚心网讯 (记者 钱毓)和田方面地面救援接应人员于9月5日下午和被困科考队会合后,6日早晨开始一起撤离山区,7日晚或可抵达民丰。被直升机救出的三名出现明显高原反应的队员,除一人仍需接受肺水肿治疗外,其余两人人已出院。6日,新疆地震局应急救援处副处长胡伟华通过电话向记者介绍了成功救援被困科考队员后的最新进展。
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正在对刚从直升机上送至医院的被困伤者进行救治。通讯员 阙兴刚 许华洋 摄
制图/陈峰

  胡伟华告诉记者,由于昆仑山区出现较强的沙尘天气,撤离速度较慢。截至昨日记者发稿前,科考队向山下行进了不足100公里。胡伟华说,如果天气没有太大影响,预计科考队7日晚抵达民丰。

  目前,新疆电视台记者康旭东仍在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的心脏内科重症室接收治疗,他的父母已赶到当地医院进行照顾;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出现高原反应的赵勇伟博士和李海鸥博士已于9月5日晚上18点左右康复出院。

  该院心内科主任沙德尔丁介绍说,“虽然康旭东的脑水肿有了明显改善,但肺水肿还比较严重,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恢复。”

  此前,新疆地震局向媒体表示,“由于考察准备工作不太充分,后勤保障准备不足,考察队员适应高山环境能力较差,该局党组召开会议决定终止此次考察。”

  9月3日,由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和新疆地震局等单位组成的一直30人的科考队,在赴于田7.3级地震震中区和阿什库勒火山群进行科考途中被困于昆仑山区,有三名队员出现明显高原反应,其中,新疆电视台记者康旭东状况最危急。当晚,考察队向新疆地震局有关负责人作了汇报。随后,地面和空中的联合救援迅速展开。

  队员讲述:越野车中熬过4天

  6日,来自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科考队员李海鸥和赵勇伟向本报记者讲述了遇险经过。

  此次科考队一共带有7辆车(包括两辆给养车),3部海事卫星电话。进入山区的前两天,考察队分别用帐篷露宿在海拔3200米和4600米的高度,试图适应该地区的高海拔。

  9月1日,受洪水冲击,两辆补给车辆被拦在了距离科考队越野车的几十公里外。李海鸥说,“我们车上汽油不多,都只有半箱汽油了,由于通讯未受阻,大家的心情还是平静踏实,都想着等补给车跟上来后能继续前进。”

  9月2日,在断续、缓慢的前行途中,他们“将受困的消息告知了在北京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领导,并让所里告诉家属不必担心。”

  9月3日,一辆补给车开了上来,科考队获得了一定补给。但当日下午,科考队彻底被困在距目的地60公里的地方。此时,随车携带食品尚可支持2至3天,但随队记者康旭东的高原反应已经比较强烈,需送回山下休养,其他队员暂无异常反应。新疆地震局副局长、科学队队长宋和平用卫星电话将所处困境分别告知自治区地震局、民丰县政府和和田地区行署,希望通过和田行署联系南疆军区请求救援。

  “当时山里还下着雪”。赵勇伟说,受困的日子里,大伙“基本保证了食品和热水的供应”。由于蔬菜、肉食、帐篷等生活物资都在给养车上,所以,大家主要“吃饼干或煮方便面”。

  9月4日,李海鸥开始出现头痛、呕吐、拉肚子的状况。“我知道这是高原反应。出发前,我准备了一些应对药物”。但他吃不下东西。

  随后,赵勇伟也出现高原反应症状。“持续头痛,稍微一活动,心跳就加快,头痛得更厉害!”赵勇伟说,其实,从内心来讲,“很想继续下去”,但给养跟不上,几乎无法前行。

  当晚,最早出现高原反应的记者康旭东进入昏迷状态,并口吐白沫,情况危急。

  和田地区应急办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申请新疆军区派直升机支援。空中救援迅速获批。

  “我们是4号深夜知道第二天会有直升机来,大家都很高兴。”李海鸥告诉记者,5号早上直升机抵达前,“队员们还用不多的燃料炒了两个菜表示庆祝呢”。
(责任编辑:马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