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两条新闻,南边是8月30日《深圳特区报》的《“开学清单”走高 家长当三思而行》, 北边是9月1日《北京晚报》的《孩子俩月花费抵上一年工资》。这两条新闻引起笔者的忧虑:我们还供得起学生吗?
深圳的新闻说的是,冯女士的儿子今年考上大学,奖励了儿子一台新款手机,又买了一台新笔记本电脑,另外,加上行李、行头、学费、生活费,一共大约需要两三万元。据称,这样的花费在深圳只算是中游水平,家家的情况都差不多。
北京的新闻说的是,有位家长的孩子在暑假里,旅游、考驾照、购买准备到校所带的生活必需品等,加起来3万元左右。还有位家长说,在假期,自己两个月来给孩子花的开销,抵得上一年的工资。
看了这一张张“开学清单”、“假期账单”,令人倒吸一口冷气。以笔者的收入,是很难供得起这样一个学生的,而笔者是个有40余年工龄的职员。在全国特别是在西部,在农村,恐怕还有相当一部分同胞同样不堪重负。而那些供得起的人们,看来也不轻松,多有怨言。
也许有读者会说,那是发生在深圳、北京经济发达地区的事,没有什么普遍意义,不值得大惊小怪,何况人家花是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而且促进消费,扩大GDP,有何不好?要看到,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其实也没发达到多高的程度,在当今社会,倘若连一般人都感到供不起学生了,那不正常,也很危险。
如今学生从上小学、中学到大学,甚至包括上幼儿园,都存在着过高消费的问题,而且还有互相攀比甚至“比富”、“斗富”的苗头。这已不仅仅是教育领域里的问题,不光是批评家长、学生以及经营“开学生意”、“假期生意”商家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国民精神状态和价值观的大问题,是关系到怎样培养下一代的大问题。(李德民)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