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有再婚愿望的老人因子女方面的原因选择了放弃。 |
同居中的老年女性更希望再婚得到法律的保护。 |
老年人再婚:坎坷之路有多长
9月1日,家住乌鲁木齐幸福路的杨建华老人终于和老伴领取了结婚证。10年前,杨建华老人的前妻因病去世。61岁时,他认识了同样丧偶的老人宋秀荣。之后,他们如同年轻人一样,恋爱、相知、相爱……但是,这份原本应该得到祝福的黄昏恋却一路坎坷,走了7年。回想起这7年的黄昏恋情,已经68岁的杨建华体会到的是无人理解的辛酸。他说,若不是自己的执拗以及老伴宋秀荣的宽容和隐忍,他也只能孤独终老。
杨建华7年坎坷,只是老人再婚路上的一个缩影。
相关统计数字显示,全国1.6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已有近5000万人丧偶,但只有不足10%的老人再婚,78%有再婚愿望的老人,因子女方面的原因,放弃了自己的幸福。
文/记者 张福军 图/记者 单 坤
孤独的丧偶老人
68岁的杨建华是新疆一所高校的退休教师。2000年,他的老伴因为癌症去世了。杨建华和妻子育有3个子女,并都已经成家。大女儿和小儿子都在疆外工作,只有二女儿在乌鲁木齐开了一家小店。老伴在世的时候,除了中秋节、春节,子女们能回来聚一聚外,其余的时间,家里只有两个老人四眼相对。老伴去世之后,家里就只剩杨建华孤零零的一个人了。
杨建华是个爱热闹的人,他白天出门一把锁,遛弯,下棋,打麻将,也能自得其乐。但夜晚归来一盏灯时,他就备感寂寞。
全国老龄办发布《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曾经做过统计,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6714亿。中国老龄科研中心曾对丧偶老人数量进行过一次调查,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丧偶的达35%。众多的老人因为儿女不在身边,丧偶后,成了一个空巢老人,并在孤独中终老。有研究表明,而处于居丧期(配偶于近期故去)的老年人,死亡率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率的7倍。
2003年6月,在老伴去世3年后,杨建华在小区晨练的时候认识了比他小3岁的宋秀荣。当年59岁的宋秀荣来自玛纳斯县,曾当过小学老师,老伴也已去世多年。和杨建华认识的时候,她正在给小女儿带孩子。
因为两人都有过当老师的经历,杨建华和宋秀荣有很多的话题。时间久了,两位老人都有了组合家庭的想法,但后来的经历,却让两位老人唏嘘不已。
无奈的同居生活
2004年春节,“恋爱”了半年多的杨建华首先向子女们说了自己想再婚的想法,但是子女们听到后似乎并不高兴,小儿子更是持反对意见,他认为父亲再婚就是自己不孝的证明,让邻居知道了,还不被笑话死。
看到子女并不支持,杨建华没有再讨论这个话题。那一年的春节,杨建华过得很不开心。同样是在春节期间,宋秀荣也对子女们说了自己想再婚的想法,子女们不冷不淡的态度也让她的心里有些犹豫不决。
事实上,很多子女都不支持老人再婚。中国老龄科研中心曾做过一份调查,丧偶后有再婚愿望的老人,因子女强烈反对而未能结婚的占到了78%。子女反对老年人再婚一般理由也很简单,比如会让人诟病,晚辈对长辈不孝,或者不愿照顾护理后母(继父)等,还有些子女因为需要老人来照顾孩子,害怕老人再婚减少对自己家庭的照顾。但最重要要的则是经济原因。很多子女害怕老人的遗产会落入他人之手。子女们的反对,几乎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很少有人真正考虑过老人的感受。
2004年春节过后,两位老人继续交往着,但都没有谈结婚的事情。2004年6月,相识了一年后,宋秀荣搬进了杨建华的家,开始了同居生活,和一对合法的夫妻并无两样。在如今年轻人眼里,同居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两个老人的同居,却在两个家庭里掀起轩然大波。
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是杨建华的儿子。儿子当初反对父亲结婚,就是因为宋秀荣没有经济来源,害怕她成为家庭的一个拖累,并说宋秀荣之所以愿意和父亲结婚,就是为了找一个靠山颐养天年。在此之前,杨建华也曾考虑过这个问题,毕竟老了,很多问题很现实。
宋秀荣的女儿也反对母亲和杨建华同居,认为自己的母亲跟着杨建华无名无分,却要照顾杨建华的生活起居,俨然是一个保姆。虽然自己的收入不高,但她还是能够照顾母亲的。
北京、天津曾做过相关调查,在以配偶形式共同生活的老人中,未婚同居者占到60%,天津的数据是50%,新疆也已超过了60%。和年轻人未婚同居一样,老年人的同居同样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在坊间,老年人的婚姻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老头同居是为了找保姆,而老太太多半是为自己找靠山。
乌鲁木齐熙康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高明学认为,无论年龄大小,人们在婚姻中都需要得到基本的尊重和平等,而结婚证在保障婚姻双方人格、经济、家庭地位的平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女性来讲,婚姻的安全感更需要用相应的形式来确定。另外,同居关系中的老年女性多数处于“弱势”地位,因为身体机能和生活能力的不断下降,对生活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所以,同居的老年女性更希望晚年的婚姻得到法律的保护和他人的认可。
激烈的房产之争
2007年,两位老人已经同居3年了,由于杨建华再也没有提出领结婚证的事,他的子女们似乎也默许了同居这种生活方式。这一年国庆节,杨建华的儿女们回家看望父亲,宋秀荣张罗着做了一桌饭菜。吃饭时,却没有一个晚辈跟宋秀荣打招呼,看着杨建华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宋秀荣觉得自己这个“外人”格外别扭。
席间,杨建华的儿子劝父亲把老房子卖了,和他一起去湖北生活,但被杨建华拒绝了。杨建华的儿子提醒父亲不要结婚,说宋秀荣要啥没啥,就图他的退休工资和这套房子。杨建华儿子的话让宋秀荣很伤心。
杨建华儿子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记者从乌鲁木齐部分法院的民事审判庭了解到,在很多再婚老年人的离婚案件中,涉及最多的纠纷都是房产,很多子女都希望继承老人名下的房产。但是,一旦老人领了结婚证,那么房产的继承权就多了一个人来分享。
新疆志通律师事务所康明远律师给记者讲过这样一个案例:老人郑某丧偶后再婚,再婚两年后因中风瘫痪,老太太也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老人就立下遗嘱将房产全部给了老伴。郑某去世后,家人却并不愿意遵守老人的遗嘱,将老太太赶出了家门。为此,老太太打起了官司。
除此之外,很多子女在老人结婚时都要求有房产的一方将房产提前过户到自己名下,或进行婚前财产公证。而现如今,年轻人的婚前财产公证很多人都不愿意接受,何况是老年人。乌鲁木齐市第二公证处公证员告诉记者,来公证处咨询的再婚老人比较多,但是真正做公证的老人比较少。更有甚者,在婚后一方重病后,因害怕老人去世后的财产继承,以及另外一方的赡养问题出现纠纷,子女们会逼迫老人办理离婚手续,出现很多“被”离婚者。
2009年,宋秀荣提出了领结婚证的要求,当她提出要求继承房产时,杨建华也没有反对,但杨建华的子女听说后暴跳如雷。这场关于房子的战争持续了3个月,最终还是以老人的妥协收场,继续同居,没有着急着去领证,但是这次妥协却让宋秀荣的心里有了芥蒂。
虽然老杨也知道这样一直拖着不好,对宋秀荣不公平,但在儿女对自己财产的要求面前,老人总会放弃老伴的利益。
在乌市商贸城做生意的周女士的母亲因病去世,父亲3年后再婚。可周女士仍然从感情上接受不了,把继母当成了入侵者。“我妈妈没享过一天福,好不容易家里的条件好起来了,她(继母)就直接来享福。这房子说啥也不能给她。”周女士逼着父亲在再婚前把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了。
康明远认为,法律只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再婚老人的财产争议除了从法律的角度进行规避外,更应从道德和人情的角度去考虑。
新疆友好老年公寓的院长说:“儿女靠自己的收入生活,为什么要惦记老人的财产呢?真正的孝不是你为故去的老人鸣不平,而是要真正关心活着的老人是否幸福、快乐。很多老人为子女付出了大半辈子,可子女对老人再婚却少有包容和接受,要么是有条件地让老人再婚,给老人今后的生活埋下矛盾的种子。”
放弃的人生选择
2010年,杨建华、宋秀荣已经同居了7年,虽然一路走来磕磕绊绊,但两位老人的相互慰藉,让彼此的老年生活多了几分色彩。
今年“五一”,杨建华在晨练时摔了一跤,造成了小腿骨折。在病床上的3个多月中,宋秀荣一直不离不弃地在身边照顾他。
病好后,杨建华再次提出了领证结婚的事情。虽然孩子们依旧不是很支持,但是拗不过父亲领证的主意已定。
友好老年公寓的院长说,老人再婚时,也应摆正自己的心态,虽然要和子女做好感情和财产分配上的沟通,但心中要有“老主意”,以自己的幸福作为决定的标准,知道并行使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
人生第二次领到结婚证时,杨建华的心里颇有些辛酸,7年间,他认识的很多有再婚意愿的老人终因种种原因未能再组家庭,如果不是老伴的宽容与隐忍,他也只能孤独终老。如若说是儿女不孝,3个子女对自己都很忠实地履行着赡养的义务,但他们却不明白,老伴的陪伴和照顾是子女无法替代的,正如右手无法替代左手,如果儿女非要让老人做出选择,就如同让老人砍去一只手那般残忍,都会引来剧烈的疼痛。
经过了7年的坎坷之路后,杨建华终于如愿以偿地和宋秀荣领到了结婚证。虽然经历了波折,但是无论怎样,杨建华是幸运的。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再婚的成功率仅为10%,相比较幸运的杨建华,更多有再婚愿望的老人们还依旧在民政局的大门口徘徊。也许,他们需要的,是子女们能推他们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