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重庆主城区鸳鸯公租房工地一角。 新华社记者 周衡义 摄
新闻分析
新华社记者 刘健 徐旭忠 李松
近日重庆相继出台的公租房管理和户籍制度改革方案规定,农民工可以像中低收入的市民群体一样申请公租房,而且在主城区务工超过5年,申请到公租房后可以转户进城。
这标志着农民工开始平等地享受城里人最大的福利之一———保障房,是城乡统筹改革的重大进步。
长期以来,农民工被排斥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公租房等城市保障房体系之外。重庆公租房为何向农民工敞开怀抱?记者走访了相关的决策部门。
有岗位只是农民工有住房才算新市民 “以前我住的是民房外面搭起的临时建筑,就是几块塑料布、几块石棉瓦一搭的那种,外面下大雨,里面水盆接。十几年啦,也没法把一家人接进城。”在重庆南岸区打工的张长明心酸地说。
一听说农民工也可以申请公租房,他便到区房管局打探消息,“今后有了公租房,一家可以团圆啦!”
重庆今年3月推出公租房建设规划,计划在未来10年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意在重点解决“夹心层”住房问题。重庆市委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徐鸣分析说,农民工以及新生代城市居民、大学毕业生、新就业人群等“夹心层”群众,被排除在现有的住房体制之外,他们既享受不到保障房,短时期内也买不起商品房。
重庆市农村外出在本市范围内务工的农民工近400万人。相关统计表明,84%的农民工住在工棚、集体宿舍或租赁私房,亟须改善住宿条件。
重庆公租房政策制订的重要参与者、市国土房管局副局长孙力告诉记者:“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租房保障范围这一决策,在重庆市决策层一路绿灯,这是城市发展理念的巨大变化———让农民工贡献人口红利的同时享受城市福利,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之举!”
多算民生幸福账少算政府收入账 重庆市相关政策规定,单身人士月收入2000元以下,或家庭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住房困难群众,可向政府申请公租房。这意味着,重庆公租房中相当部分将由农民工居住。
重庆为公租房这一民生工程付出了巨大成本:计算土地出让金减收和建设成本两项,仅在重庆主城区建设的2000万平方米公租房,约需成本1000亿元。
这是更加重视老百姓的民生幸福,以民本取向的执政理念的嬗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说,建设“宜居重庆”,绝不只是高收入者的宜居,也要是低收入者的宜居,“住不起房子,还叫什么宜居?”
记者近日在已有数幢封顶的“民心佳苑”公租房小区的规划图上看到,绿树成阴,交通便利,超市、教育、运动场等配套完善,可媲美中等水平商品房。“这就像一个梦!”就在周边一家企业打工的农民工刘佳经常到这里“寻梦”。他说,我一个月收入不足2000元,有资格申请公租房。
专家们认为,不少地方房价等城市生活成本高涨,正在逼走农民工。而重庆反其道而行之,留住了农民工这一重要资源,留住了发展潜力。由此带来的财政收入,甚至会超过对公租房的投入。
填平实际城市化率和户籍城市化率的鸿沟 去年重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29%,已落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3个百分点———两个城市化率之间的落差像一个巨大的鸿沟,象征着实际已在城市生活的农民工无法享有同城待遇,其中阻碍之一就是成本最高的城市住房。
今年8月,重庆市启动户籍制度改革,未来10年,重庆市将有1000万农民进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1000万农民进城———这是一个繁重的改革任务,而今年3月公租房改革的推出,则成为完成户籍改革的一块重要“铺路石”。“将农民工纳入公租房保障体系,是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大突破。因为重庆户籍制度改革一大创新就是不再像以前那样强求有房落户,而是允许申请到公租房后转户进城,也为农民进城大大降低了门槛。”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局长张定宇说,“重庆公租房主力户型以50平方米至60平方米为主,适合一家三口居住。50平方米住房的租金在400-600元左右,只有市场价的60%左右,"新市民"群体能够承受。短短一个多月,全市掀起了转户热潮,已有4.47万余名农村居民转户变成城里人。”
城市化不是城市的简单扩张,而是现有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否则城市将是空洞的。“农民工户籍解决以后,他要把老婆、小孩,或者父母亲接来的时候,会需要公租房的。如果没有几百万平方米、上千万平方米公租房在后面备着,汹涌而来的上百万人口会造成社会动荡,那就是自找苦吃。”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如此诠释“将农民工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对于“户籍改革”的配套关系。
据新华社重庆9月8日电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