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男孩不堪学习压力割腕 医生称自杀可以预防(图)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2010年09月10日06:44

  今天是第7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今年的主题是“全球携手预防自杀:无论是谁,无论在哪里”。昨日,记者走访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时获悉,该院统计出今年前8个月急诊记录中的自杀病例,其中有一半多患者都选择了“药物过量”方式自杀。自杀人群集中在20-40岁之间,自杀者年纪最小的为10岁。

  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袁茵说,人自杀前一般有征兆,“预防自杀的最好办法就是找大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咨询。”

  “药物过量”自杀者最多

  据统计,过去45年以来,全球自杀率上升了60%,每天平均有近3000人自杀。成都市的自杀情况呈现出怎样的上升趋势?昨日,记者先后走访了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等,都没有关于自杀情况的统计数据,只有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统计了今年前8个月急诊记录中的自杀病例。

  在成都市二医院的统计中,共有49位自杀市民,32人选择了“药物过量”方式自杀,包括“喝农药”、“服用安定片”、“服用鼠药”。自杀人群有9人在20岁以下(包括20岁),13人在40岁以上,其余的27人集中在20-40岁之间。根据性别看,有26名女性,23名男性。

  急诊科主任李和莅说:“一般跳楼的很少是“坚决自杀”,而跳河的要么是死亡后被发现,要么及时被救,很少送到医院。”

  年龄最小自杀者仅10岁

  在成都市二医院提供的名单中,最小年龄的自杀者是个10岁的小男孩。急诊医生说,这个男孩是几个月前由家长送到医院的。“才读小学3年级,原因是家长给孩子的学习压力太大。”考试要90分以上,周末要参加各种培训班。正是贪玩年龄的孩子爆发了,赌气不再学习,并且拿出一把美工刀威胁家长要割腕。由于家长并没有妥协,孩子直接就把左手腕划破,所幸伤口不大加上及时救治,孩子经抢救并无大碍。

  就在最近的急诊记录上,还有救助自杀者的案例。上周,一个17岁的男孩趁父亲下楼买东西,在自家的阳台上悬梁自尽了。李和莅到达的时候,男孩已经断气了。事后,男孩的父亲不清楚孩子为何自杀,说“一点征兆都没有”。

  自杀行为一般都可预防

  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袁茵说,人们都是因为心理、情绪问题选择了自杀。一种是因为抑郁症自杀,一种则是因为遇到困难挫折“想不开”。目前,抑郁症的发病率为10%,该病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患者“想死”。

  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从2006年起就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87577510),周一至周五的上班时间为市民们开通。两个月前,中心又开通一个24小时的心理服务热线(13308238643),由8位心理医生轮流值守。袁茵说,很少有自杀倾向的患者主动来电,更多的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家属打电话问病求医。

  “很多自杀行为是可以预防的。”袁茵说,一般人自杀前会有一段时间表现出情绪低落,食欲不好,对自己评价不高,对他人看法消极等情况。“当然也有一些人会特别亢奋。”当打定自杀主意后,一些人还会做出如“由低落转为兴奋”,“对家人交代"后事"”等情况。

  袁茵建议,出现以上情况的人,亲朋一定要耐心开导,或者找大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咨询。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浩野 实习生李响
(责任编辑:周径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