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10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80后”男性自杀率急剧上升。去年香港整体人口,每10万人有13.8人自杀身亡,较2008年的14人为低。惟15至24岁男性自杀率飙升,由前年每10万人有8.9人,升31.5%至去年的每10万人有11.7人自杀;同期15至24岁女性自杀人口却下跌40%。
香港大学防止自杀研究中心相信,这现象与年轻男性面对家庭和就业问题,不愿主动求助有关,研究发现失业较在职人士高28倍自杀率。此外,南区的自杀率升幅达74.7%,升幅冠绝全港,学者认为这些现象与小区的防止自杀工作有关。
去年自杀率下降 女跌40% 港大赛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分析香港死因庭数据,发现去年香港每10万人中有13.8人自杀身亡,虽然数字较前年有所下降,亦较全球自杀率低,但仍高于美国、英国、澳洲等已发展地区。
其中,香港15至24岁男性自杀率升幅最为显著,由2008年的每10万人有8.9人自杀身亡,升至去年的每10万人有11.7人,升幅达31.5%,而同年龄层的女性却录得40%的跌幅,长者自杀率继续维持高水平。
自杀者半数“边青”“夜青” 研究中心总监叶兆辉表示,年轻男性自杀者中,半数为非在学人士,不乏“边青”、“夜青”等失业人士,当他们的家庭支持不足,或有滥药习惯,容易出现自杀倾向。研究中心策划总监罗亦华补充,女性遇到问题会主动求助,但男性的问题值得关注。
中心又发现,失业是自杀其中一个重要因素。2008年数据显示,每10万名失业人士中有226人自杀身亡,较每10万名在职人士中仅7.8人自杀,两者相差近28倍。叶兆辉表示,青少年失业率高达20%至30%,相信是“80后”男性自杀率高企的原因之一。他建议特区政府要协助青少年就业,让他们找到人生目标。
2008年,黄大仙、观塘及葵青每10万人有逾17人自杀,为全港之冠。但论自杀率升幅,升幅最大是南区(升74.7%),叶兆辉表示,自杀人口集中于区内公共屋宇,原因不外乎感情或财政问题;反而2007年自杀率高达每10万人有23.8人的深水埗,2008年大跌33.8%。最近有同一幢楼宇短时间内出现多宗自杀个案,叶兆辉称一年内同一个地方若有超过3人自杀,小区人士便应主动介入寻找原因,防止自杀风气蔓延。
(责任编辑: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