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随笔:“安全”美国人的无奈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9月12日11:43
  新华网华盛顿9月11日电(记者王丰丰)11日,美国各地举行“9·11”恐怖袭击事件9周年纪念活动。9年过去了,美国为反恐战争付出了巨大代价,“基地”组织却始终无法剿灭,袭击图谋仍然层出不穷。面对反恐措施造成的诸多不便,美国民众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一现实。

  在“9·11”纪念日前夕,来自密歇根州的艾琳·罗斯来到五角大楼前的“9·11”纪念园,参与一个为死难者缝制纪念棉被的活动。罗斯说,“9·11”袭击让她感到“悲痛和恐惧”,和9年前相比,现在人们能感到安全措施有所加强,尤其在机场。她说,当前的安全措施已经没有几年前那样草木皆兵。几年前,甚至华盛顿市区的纪念碑都被拦了起来,不让游人靠近。

  与罗斯一道缅怀遇难者的特丽莎·约翰在伊利诺伊州一家核电厂工作。她说,其他地方的安全水平她不敢说,但核电站的安保水平在“9·11”之后得到大幅提高。

  马特·拉斯林2001年亲眼目睹了“9·11”惨剧。他说,反恐战争打了9年,很难说美国是否变得更加安全,但美国政府的确在情报上面投入巨大资源,“基地”组织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压缩。

  根据《华盛顿邮报》调查,在“9·11”之后,美国情报机构极大膨胀,成为吞噬千亿美元、牵扯百万人员的庞然大物。

  尽管美国政府在安保和情报上下了很大力气,但罗斯仍时有担忧。她说,为反恐采取的安全措施造成出行不便,但每次听到航空安全出问题,还是恨不得航空安全管得更严一些。 罗斯的担忧不无道理。近两年来,美国连续发生未遂恐怖袭击。一时之间,美国似乎四处都是恐怖嫌疑人,花无数资源构建起来的情报网也好像漏洞百出。

  究其原因,布鲁金斯学会恐怖主义问题专家丹尼尔·拜曼认为,美国的反恐政策在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也起到了一些反作用,让伊拉克、阿富汗等被占领国不少民众转向极端主义,同时让一些原本地区性武装组织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袭击美国目标。

  打了9年的反恐战争,付出了庞大的代价,换来的究竟是安全还是揪心,恐怕只有美国民众清楚。
(责任编辑:刘士朋)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