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域外华闻

西班牙华商经济面临昙花一现尴尬:转型系关键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9月13日13:59
  中新网9月13日电 据西班牙《联合时报》报道,华商在西班牙的经营已经有20余年的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只要仔细留意,潜心观察,有心人就会发现,这些被称为华商经济的“昙花”,正在面临“一现”的尴尬,正如不久前记者所做的采访一样,进入2010年以来,一些华商中被称为佼佼者的大型仓库和公司,都不同程度地陷入僵局,华商经济发展的出路在哪里,华商经济究竟出现哪些问题,确实值得人们回味。

  结构单一的集群式发展模式

  按照理论,单一的经济结构是有一定公式的。某些国家主要依靠生产和输出一种或几种矿产原料或农产品来维持国民经济的片面性经济结构。单一经济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物产资源有关,但主要是社会历史原因造成的,它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长期侵略、压迫和掠夺殖民地、附属国的结果。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些先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工业国,为掠夺矿产原料和农产品,高价推销工业品,采取各种手段在殖民地、附属国和其它落后国家侵占矿山和土地,迫使这些国家片面地生产某些矿产品和农副产品。这些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出口等也控制在发达国家手中。这种畸形的单一经济结构,给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害。这些初级产品的出口成为单一经济国家维持国计民生的主要手段。

  中国移民来到西班牙以后,仍旧沿用大量的原始手段,来进行资本积累和产业扩充。但是受条件所限,大多数中国移民都采用模仿和照搬的集群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占领西班牙市场。由于中国的轻工产品过剩,劳动力成本低廉,大量的民用品和日用品覆盖了西班牙各地,从此成就一个由华人特色的华商经济现象。早期来西班牙的华人中,依靠大量进货,大量倾销的大有人在。这也就不难看出,在现阶段经济低迷的特殊时期,个别华商对多年前的盛景依旧念念不忘的原因所在了。

  多元化经济不是一句空话

  虽然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仍在持续,但中国经济仍然保持快速的发展。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大增,在钢铁,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领域,其需求量已经位于世界各国的前列。

  中国对原材料的旺盛需求,给旅西华商也带来许多的商机。据了解,近几年来,从事中西之间原材料贸易的华商已经越来越多。西班牙本身不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作为高消费的发达国家,各种废旧原材料的产出量还是较高的。所以,从事原材料贸易的华商主要是帮助中国从西班牙进口废旧塑料,废铜和废铝等有色金属。其中,从事向中国出口废铜贸易的华商占了相当的数量。

  旅西华人从事向中国出口废旧原材料的贸易,已经有相当一些时间了。据了解,最开始涉足此项行业的,是中国香港的一些进出口贸易公司。后来随着旅西华人的增多,以及国内浙江,广东沿海的一些工业废弃物拆解基地形成规模,很多旅西华商也凭借着自己和国内的关系,以及身处西班牙的优势,开始从事起西班牙废旧原材料向中国出口的业务。

  在旅西华人中,说起中西间进出口贸易,许多人都会首先想到华人的大型百货批发仓库。应当承认,近几年里,这种从中国进口廉价百货产品,然后到西班牙进行批发的贸易方式,让旅西华人获得极大的发展。许多华商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以后,首先想到的发展方向就是百货进口与批发业。然而,还有一些信息灵通和眼光独到的华商,却悄无声息的抓住中国快速发展的机遇,从事起大宗的废旧原材料进出口贸易。同时,这些华商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贸易额等方面来看,都不逊于那些大型的百货批发商。有的甚至还要更具实力。

  一位已多年从事废旧原材料进出口的华商告诉记者,虽然这一行业至今仍不被大多数华商所关注,但是早在2000年前后,这个行业就形成一定的规模了。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集中在废旧塑料领域淘金,2005年前后,国内对有色金属铜和铝的需求量大增,同时由于国内对废旧塑料环保要求的提高,所以铜和铝渐渐成为西班牙向中国出口废旧原材料的主角。除此之外,废旧钢铁也有一定的市场,但不如废铜的需求量稳定。

  变废为宝多角度出击

  从事向中国出口废旧原材料这个行当需要国内,国外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关系。首先国内要有熟悉废旧材料进口业务的公司和贸易商;其次,在西班牙要找到价格适中的稳定货源。一位前几年曾从事过向中国出口废铜的华商介绍说,仅在西班牙这里寻找稳定的货源就有一定的难度。一开始,他是自己出去找,联系商会和废品公司等等,但是对方的出价通常都很高,算来算去,货物到了中国,就几乎没有利润。为了寻找廉价而稳定的货源,他曾驾车走遍西班牙很多的废旧原材料收购中心,但他吃惊的发现,对方几乎都有中国客户了。中国客户居多,西班牙废旧原材料供应商就会坐地起价。

  后来这位华商和西班牙人联合,由对方负责寻找货源和谈价,这才找了价格合理,供货稳定的货源。这位华商还说,华人出口商一旦找到稳定的货源,都会保守秘密,很少对外公开,毕竟找这样一个赚钱的路子是很不容易的。另外,从事废旧原材料出口的人,本身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店面和办公场所,对自己的经营也是三缄其口,所以这一行业通常不为常人所关注,而外人要插进这一行也比较困难。

  轻易转换行业风险巨大

  从事原材料进出口行业所需要的资金是非常巨大的,这也是普通华商不能入行的主要原因。采访中,一位从事此业的华商介绍说,就拿现在大量向中国出口的废铜来说,其价格是按照国际铜期货的价格,按一定百分比的折扣来计算的。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铜的价格通常在每吨人民币5万人民币左右波动。按这个价格,10吨铜的价格就达到50万人民币,换成欧元,在4万多欧左右。如果以一次出口量为50吨计算,周转的资金就需要20万欧元左右。而50吨的发货量对于华人出口商来说,通常是一个小数目。另外,由于资金周转量巨大,所以很多国际贸易中的风险,都被放大许多。如期货铜价的波动,汇率的波动等。往往一个很小的百分比,就会造成上万欧元的巨大损失,而这对于旅西华商个人来说,有时是无法承受的,所以他们对国际金属和金融市场的波动是非常的敏感和提心吊胆。

  除了金属原料,西班牙的华商还涉足到其它领域。比如在西班牙比比皆是的红酒,司空见惯的火腿等。这些被传统西班牙人引以为豪的国货精品,被很多中国移民卖到国内。但是记者经过了解得知,大多数华人涉足的食品行业中,赚到钱并且获得成功的为数不多,个别人虽然常年身居国内,亲自上阵,但是结果仍然难遂人愿。(刘方)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