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看着自家地里稀稀拉拉的西葫芦一脸无奈本报记者 王帅摄影 |
种子公司无偿提供种子
今年春季,包头市普晶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普晶公司)向土右旗的部分农民推广产籽西葫芦新品种,并承诺如果实验失败,会按照普通种子的收成进行赔偿。但是到了秋季,农民发现收获的西葫芦产量远不如当初普晶公司承诺的那样。农民们开始向普晶公司提出赔偿,但普晶公司负责人以种植过密及天气原因拒绝赔偿。农民辛苦耕作一年,面对西葫芦,一肚子苦水。
4户农民种植试验田15亩
据包头市土右旗将军窑镇杨立观尧村农民翟兰达介绍,今年春天,普晶公司经理李明明到村里进行农作物新品种宣传推广。在当地一位村民的协助下,不少农民试种了李明明推荐的西葫芦新品种“白雪1号”、新品种玉米等作物。当时李明明向村民承诺,“白雪1号”每亩产西葫芦籽150公斤,如果秋天产量达不到宣传的标准,公司将按照普通西葫芦的收成赔偿种植农民。
于是村民们纷纷签订种植计划,落实实验西葫芦“白雪1号”20亩。村民翟兰达、翟二吉、翟海军及江红亮4户村民种植了15亩“白雪1号”实验田。
西葫芦籽产量打折扣
进入4月份,村民们陆续开始耕种。翟兰达等4户农民担心新品种长不好,选择了村西最好的自留地,对土地精耕细作上足肥料后才播种。
翟兰达说:“新品种西葫芦‘白雪1号’从出土到生长,都看不出和其它西葫芦有啥区别,到坐瓜时才发现坐瓜率低,只有30%-40%结瓜,剩下的只长光蔓不结瓜。现在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的瓜数量极少,质量也不如当初承诺的好。”
9月11日,记者来到翟兰达等4户农民种植的“白雪1号”西葫芦试验田里,看到结出的西葫芦稀稀落落的躺在地里,数量远不如附近其他品种的西葫芦,有些瓜蔓还是绿色的。瓜苗上结出的西葫芦形状各异、大小不同,颜色有黄有绿,有的瓜苗长了3米多长却没结一个西葫芦。而旁边其他品种的西葫芦地里,西葫芦已经采摘完毕,一堆堆金黄色的西葫芦堆放在地里,等待收获。
翟二吉打开一个西葫芦,记者看到西葫芦内的籽没有成熟。他指着地里形状不一的西葫芦说:“像那种圆柱体的葫芦就和种子包装上画的‘白雪1号’西葫芦一样,我怀疑其他形状的不是这个品种了。”
翟二吉向记者介绍,以前种植其他品种的西葫芦,每个藤上能结1—2个成熟的果实,一亩地能收获250斤左右的西葫芦籽。而按照现在的产量计算,每亩只能收获50公斤的西葫芦籽,比普晶公司承诺的产量少很多。
翟二吉说,不仅他们4户种植的15亩出现了质量问题,其他农民种植的五亩“白雪1号”也存在质量问题。据了解,附近的六座窑子村和新地卜村也有种植“白雪1号”的农民,种子是从一个叫文元种子经销处买来的,也存在同样的质量问题。
15亩试验田损失严重
看到别人家里种植其它品种的西葫芦满地都是瓜,而“白雪1号”地里却不尽人意,翟兰达等4户农民想到普晶公司当初的承诺,于是多次向普晶公司反映,无果。李明明到西葫芦地里实地观察后说,村民们没有按照每亩2400株的种植要求种植,出苗密度存在问题,再加上气候因素,影响了生长,因此公司不予赔偿。
村民们向记者反映:“其它西葫芦每亩种植3000株左右,产量都在250斤上下,我们种植‘白雪1号’每亩下籽也没超过2500株,并且按照株距1尺、垄距80公分的标准,都是符合要求的。”
村民们说,他们种植一亩西葫芦仅化肥、浇水、地膜、农药不包括人工就得400元成本。往年每亩地能收获250斤左右,每斤7元,每亩地大约能挣1700元,但现在估计每亩只能收获100斤左右,产量这么低,根本达不到往年的标准。希望普晶公司能够按照往年的收成赔偿农民,或者稍微给些补偿也可以。
经销商等待处理结果
根据村民反映的情况,记者找到销售过“白雪1号”种子的文元种子经销处负责人贾文元。
贾文元表示,他所销售的“白雪1号”种子是在一个叫张波的人那里进的货,张波和李明明是合伙人。贾文元共销售“白雪1号”西葫芦种子100袋(每袋供1亩地种植)。西葫芦收获时出现问题后,很多农民也来找过他。
贾文元称,8月15日,包头市普晶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曾在包头市土右旗将军尧镇杨立观尧村召开现场会,农民们纷纷反映此事。几天后李明明致电贾文元表示:“等农民将西葫芦籽打好以后,跟其他品种收获的西葫芦籽对比,再做协商。”
不符种植标准公司拒赔
9月12日,记者来到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普晶公司,没有见到经理李明明。李明明通过电话表示,翟兰达等农户种植“白雪1号”时,没有按照每亩2400-2800株、株距50公分、垄距80公分的标准种植。他们种植的株距是一尺,垄距是60公分,已经超过了每亩3000株,种植密度过大。而且因为今年天气因素,“白雪1号”无法正常生长,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针对农民提出的普晶公司在种植前表示,如果收获的西葫芦产量不如当初承诺的那样,普晶公司会按照普通西葫芦的收成进行赔偿一事,李明明表示,他从未向农民做出过如此承诺。
本报记者 王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