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市场机制是解决方案 央企的垄断与社会责任之辩
本报评论员 唐学鹏
已卸任的国资委前主任李荣融也许是9月14日达沃斯夏季论坛上最受关注的人之一,他在当天的“国企的未来”的话题探讨中,主要谈及了一些国企经验,他认为,“经营绩效跟产权没关系,没有责任心,私有国有都搞不好,安然丑闻和次贷危机就是例子”,“央企是顶梁柱,是稳定经济的力量,在2008年油价高涨时,没有中石油中石化,经济早乱了,如果当时任由国内油价与国际接轨,中国很多行业肯定会无法承受,首当其冲的就是出租车业”等等。
这是“忠臣”李荣融一贯的观点,尽管同李同台讨论的人中有日本邮政私有化的总设计师竹中平藏,但是在中国央企的巨大“成功”冲击下,他也难撩其锋,只是委婉地表示,“在日本邮政私有化改革中,国企有很强的政治力量”。
随后的交流中,主要也是围绕着“中国央企的成功是否因为不公平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倒是欣赏李荣融的态度,他说“我不否认这其中有不公平,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是谁都可以说不公平”,比如央企虽然有一些优势,但是它不能随意裁员,这牺牲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而私有企业则灵活得多;在油价高涨的时候,央企不能随市定价,它要承担稳定经济功能,否则老百姓又有意见……李认为央企有独特的社会责任,而这其实是对其优势的一种“削弱”。
就像竹中平藏所表示“国企是一种政治力量的组合”,国企有维护经济稳定的功能,于是国企当然有索取垄断权的资格,当别人攻击央企不公平竞争的时候,李荣融就以央企所承担的功能来“挡护”,这是一块硬币的双面,“没有免费的经济稳定”的午餐,它的付出项是“垄断特许权”。
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真的热爱自由经济、热爱自由竞争,那么首先就要从大家庭式的稳定心态中走出来,自由经济的基石就是人们要对自己负责,人们要自强且坚韧地面对人生困境,人们应当自由联合、独立平等地建构某种社会保险和稳定机制,而不是总冀望于其他力量的“庇荫”。所以,如就应当说“我们并不畏惧经济的自然调整,也不希望其他力量的关心,我们希望开放、全面的自由竞争,我们并不愿意为了暂时的避风而接受垄断的成本”。一个成熟心态的国民将有着清晰的逻辑和无畏的勇气,这自然会让其他力量感到语辞不能“遮羞”、谋取私利无法冠冕堂皇。
在中国的石油行业是开放的,而不是垄断的前提下,如果油价真的上升,那就承认这个结果,让自由进入的企业随市定价。油价上升也许会在初期打击出租车行业,但出租车主会跟出租车公司谈判,会将高昂的租金调下来,这就是市场机制力量主动寻找各种类型的“解决方案”,市场是公平的,只不过它会不时得罪不同的人。
相反,如果国民在危机的时候贪恋其他力量的介入,大讲央企的社会责任;而在正常的日子里,又对央企的盈利感到不服,认为不过是垄断和掠夺消费者福利的结果,就像一些市井“股民、业主和地产商”,在股市房市上涨的时候享受政治力量的红利,在股市房市下跌的时候要求“救市”,不救市就大骂“失责”,结果是以打着“冠冕堂皇”口号的央企得利者以及监管者反而会瞧不起这样的可怜国民,国民偶尔吃了一顿免费的午餐,但却要长期支付这顿口欲的租金。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人必自侮而后人侮,没有对自由和责任的全面理解,自然会陷入尴尬的逻辑困境。李荣融理直气壮的国企言论,是一块“试金石”,它不仅考验的是人们的理智,也考验人们的勇气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