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女士投诉出租车司机张先生服务态度不好 |
出租车司机张先生接到两起投诉,他觉得很委屈 记者 马力 摄 |
张小姐10多天前投诉过一的哥:开错了路,她急了,的哥火气蹿上来,马上眼睛瞪大,对她咆哮。
事情过去10多天了,张小姐前晚得到回复,这个的哥说他也有委屈,想当面沟通一下。
还是这位的哥,乘客吴女士也投诉了他,的哥也约好了一起来。
昨天下午2点,九龙坡区的交通行政执法队办公室,的哥张师傅是第一个到,坐着沙发,表情平和,手握一瓶“脉动”(据说有补充体能消耗功效)饮料。
调解人是执法中队工作人员。
“你当时没有叫师傅,
叫师傅就不会发火了”
张师傅先声夺人,但语气轻柔:“你说一下日期、路线。”
“8月23日晚7点,从黄泥塝到三峡广场,过石门大桥,还穿一隧道……”
调解人问,是不是?张师傅点头,又仰头喝了口饮料。
张小姐陈述,过石门大桥时,恰好看到洪峰过境,与司机交谈起来,他说,哎呀,咱重庆人见惯了,洪峰哪天不来,还不都过去了,聊得相当和谐。
“等穿过一个隧道,要左转到三峡广场,给司机说了两遍,但是,出洞口,还是右转了。”
张小姐说,自己平时说话语速就快,说了一句,师傅,不是这边,调错头了,另一个方向。
“他马上瞪大眼睛说,你教育小娃儿啊!声音很大,简直是咆哮。”
张师傅声音大起来:“你当时绝对不是这个态度,你没有叫师傅,要是叫师傅我就不会发火了!”
(张小姐后来说,平时乘车都是叫“师傅”的,当时因为急,究竟叫还是没叫,忘记了,要是叫“师傅”能够化解不愉快,以后哪怕再急,也都会叫。)
调解人见机插话:“说到底你还是发火了啊,咱们是服务行业……”
张师傅想起身,又坐下,声音再次加码:“我说‘你教育托儿所的小娃儿啊!’轻重就这一句话,有啥子嘛,车子开得好,不就可以了嘛!”
调解人声音舒缓下来问:“你开车多少年了?”
“20年!”他回完话,前倾的身体往沙发背上重重一靠。
“20年了,那你该晓得,人家花钱坐你车,你大声嚷嚷,是不是不文明驾驶?”调解人再问。
张师傅激辩后甩手出门
投诉人求情,认错就别罚钱了
张师傅身子前探,手势比划起来,激烈辩解:“那乘客大声嚷叫不叫文明?”
办公室突然进来一男一女两个人,他抬眼望了望女士,身子又往后重重一靠,一只手支着下巴,眼睛闭一下,又睁开,叹了一口气。
调解人问,8月27号的投诉人也来了,再听她讲讲。
这位姓吴的女士先是伸出手臂,对着张师傅说:“淤青还没消,你当时死死拉住胳膊,皮都搓破一层……”
“你坐车不给钱,不拉住你拉谁?”张师傅把饮料瓶往沙发扶手上使劲一磕。
吴女士说,问你50块到三溪口,去不去?你说打表要70块,上了车,你嘴里唠叨来唠叨去,声音很大。
“我还抱着小娃儿,给你说小心开车,不要再说了,你还是说,那我就害怕了,要下车了,坐别的车,你要钱,给你5元,你抓住不放手,要打110,你才放……”
张小姐插话:“对头,你后来转过弯来,往三峡广场去,就剩100多米到目的地,你火气大得很,唠叨个不停,我叫你好好开车,你还是唠叨……”
张师傅急了,捶打沙发说:“不说了,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我本来就是来道歉的,也不晓得脾气怎么这样大。”
调解人说,那你在处理单上签字。
张小姐忙问,接受处理,要处罚吗?调解人说,不文明驾驶,一次罚200元。
“投诉就是想让师傅脾气和气一点,并不是想罚他,能不能不罚?”张小姐马上求情。
“我也快到退休年龄了,认错这一次,以后不开了,你们投诉我,我的委屈,到哪里投诉!”他签完字,喊出一句话,甩手走出办公室……
(吴女士事后也说,脾气倔强,不能撒到乘客身上啊,这倒是小事,即便是没有乘客,开空车,要是和人家斗起气,也很容易出事,自身受伤害。)
一个咆哮的司机师傅平静了
引发关于大龄司机的话题
路上,我们追上张师傅,跟他说,既然承认了,就过去了,你有啥委屈可以讲嘛。
他愣了一下说,开了20年车,以前从来没被乘客投诉过,这回连续投诉两次,原先都是想,服务行业,顾客声音大了,忍让一下就过去了,现在不行了,火大,会忽略场合,觉得遇到争执,一个巴掌拍不响,谁也不该让谁。
“一天到晚劳累,有火憋在胸口,发出来才畅快。”张师傅使劲抓扯着胸口说。
他又指着自己的头说:“脑壳睡不着啊(双眼的确有黑眼圈),一天就睡两三个小时,可能是熬夜开车积累下的毛病,52岁了,更年期也到了。”
我们跟张师傅说,投诉人也不想叫你“下课”,还为你求情不罚你钱,看在这个份上,以后少发火,对身体也不好,我们以后也要呼吁,的哥很辛苦,乘客要多尊重。
张师傅不再说话,点起一根烟,顺手掏出一包,是软云烟,20多元一包。“女儿帮买的,整条买给我抽的,说这两年火气大,别开车了,带带外孙,跟小孩子玩,会好一些……”
记者回单位坐出租车,司机也是一位大龄驾驶员,57岁,他说,现在只开白班,晚班开不了,自己更年期过去了,做服务行业,更年期也要收脾气,不然双方都不愉快。
重庆一家出租公司秦经理说,公司50岁以上的大龄司机占5~10%左右,这部分老驾驶员,娃儿大了,生活好的,就回家带孙子去了。条件一般的都还在开车,负担重,压力也大。
公司专门有个人,接他们电话,听他们倾诉。告诉他们,既然是服务,就不能像是在家里,脾气想发就发,小事唠叨个没完,委屈先忍着,过后也不能憋着,给你们倾诉的地方。记者 刘兆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