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名声扫地 华伦集团光环散尽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9月15日17:01
  曾被誉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的浙江,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波及,外需急剧萎缩,少数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等状况。周转问题、融资困境不但直接摧垮了一批企业,也让一些企业主名声扫地。虽然,未来的道路仍是未知数,也许再也无法踏上曾经的星光大道;但可以确定的是,曾经有无数人为了企业的壮大付出艰辛;而如今,他们中的一部分仍将为企业未来任何一丝可能的希望而努力。

  金融危机最后一刻:卷入非法集资案,面临破产。

  近况:进入吸收合并程序。

  作为全国民企500强之一,富阳华伦集团曾头顶许多中小企业渴望的光环:旗下原本拥有一家上市公司和20余家关联企业;其董事长陈建龙更是屡上福布斯、胡润等富豪榜的“明星企业家”。然而,2008年年初,一桩民诉案件作为导火索,揭开了整个企业内部的财物黑洞和违规操作;最终,令华伦卷入去年的浙江“十大经济罪案”,面临破产重整的局面。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0亿多元

  在全国百强县浙江富阳,华伦集团曾是当地电信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在2002年《福布斯》的“中国内地私营企业纳税50强”排行榜上,华伦名列第39位;2005年,董事长陈建龙登上胡润IT富豪榜;2007年,华伦更入选全国民企500强。

  据了解,截至2008年末,该集团年销售额20.97亿元,上缴税收1.52亿元,旗下职工4000多人,企业23家,其中包括上市公司——四川金顶。

  然而,早在2008年,华伦集团的资金问题就已暴露。2008年3月,富阳市人民法院接到一起针对华伦集团的民间债权诉讼,涉案金额数千万元。自此,华伦集团牵涉的民间担保借贷纠纷开始逐渐浮出水面,其牵涉金额之大,就连当地有关部门都始料不及。

  今年2月,浙江省公安厅向社会通报了2009年由经侦部门侦办查处的“十大经济罪案”。其中,“华伦集团涉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0亿多元”赫然在目。

  据介绍,富阳市公安局在对这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调查中查明,在2005年年底至2006年年初间,华伦集团公司缺少流动资金,出现运转困难。犯罪嫌疑人陈建龙授意娄某某等人,以公司经营过程中缺少流动资金、用于生产经营等为由,以支付高额利息为幌子,用个人或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等名义,向社会上借款,累计借款人民币达20多亿元,涉及数十家单位及多个个人。

  据公安部门披露,截至通报时,华伦集团尚有近4亿元的借款未能归还,并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相关涉案嫌疑人也被依法拘留。

  公安部门表示,在经济危机期间,对此类严重影响稳定的涉众型大案要案,一直是经侦部门的侦察重点;今年随着银行信贷闸门逐步放开和经济形势的回暖,企业的经营状况开始好转,这一类非法筹集资金的经济案件数量不断下降,快速增长势头已得到减缓。

  明星企业家沦为犯罪嫌疑人

  除了在浙江涉嫌非法民间借贷,华伦集团执掌7年的上市公司——四川金顶也被卷入“担保门”事件,令公司上下一片哗然。同时,也让曾是四川金顶董事长、大股东的陈建龙饱受外界质疑,从“明星企业家”到“犯罪嫌疑人”,彻底声名扫地。

  去年5月,四川金顶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五届董事会于2009年5月21日收到陈建龙递交的个人辞职报告,其请求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职务。

  同一时间,公司接连收到法院的应诉通知书,在董事会其他成员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公司被卷入了一连串的担保纠纷,从私人民间借贷案到浙江数家公司的借贷担保案,牵涉违规担保借贷金额达数千万元。 四川金顶表示,原告诉讼中提出作为担保证据的所谓“董事会决议”压根就不存在,因为公司董事会中从未通过类似的决议。显然,陈建龙是私自以公司名义违规担保的。

  6月1日起,四川金顶接连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向当地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报案,报请就两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中相关责任人涉嫌伪造公司部分董事签名及伪造公司董事会决议等行为立案调查。当地公安局也决定对陈建龙涉嫌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案进行立案侦查。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同时,四川金顶也接到了富阳法院的文书,裁定受理公司第一大股东——华伦集团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几起借贷纠纷的诉讼案件在之后相继撤诉。

  尽管华伦集团宣告破产,其所持的ST金顶股份及资产也遭冻结,但这场借贷纠纷依然在持续扩大。

  8月1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经查明,四川金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任董事长陈建龙在担任四川金顶的董事长期间,在未经四川金顶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情况下,于2009年1月7日擅自以四川金顶名义,分别签订了三份最高额保证合同,分别为2000万元、1000万元和1000万元的借款提供担保。为此,对存在违规行为的陈建龙进行公开谴责,并公开认定其3年内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

  而4个月前,华伦集团刚刚因违规减持,遭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据上交所公告,华伦集团在2007年10月29日至2009年3月30日期间,通过上交所的交易系统累计减持四川金顶股票2816万股,占其总股本的8.07%。华伦集团在减持股份达到其总股本的5%时,未及时停止买卖并履行法定的信息披露义务。对此,上交所对华伦集团予以公开谴责,严禁其4个月内买入和卖出“四川金顶”股票。

  华伦集团未来路漫漫

  尽管“担保门”爆发至今已近两年,但由于华伦集团的破产重整仍未有最终结果,其所持的股份也至今无法雪融。

  据相关法院公告,华伦集团进入重整程序以来,共有147家债权人向华伦集团进行了债权申报,申报总额26亿零445万多元;其中,经华伦集团管理人初步审查确认的债权总金额为18亿2494万多元。

  今年5月20日下午,华伦集团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第三次债权人会议在富阳法院举行,会议上,98家债权人(其中1家代表职工298人)出席,并表决通过了华伦集团提交的破产重整草案。此次《重整计划》草案确定了破产费用与共益债务以及职工债权与税款债权等依法享有优先受偿权利的债权100%受偿,普通债权人的清偿比例为12%。

  据了解,因为当初面临超过10亿元的资金缺口,“华伦案”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后,为还原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实现债权人的公平清偿,需要将关联企业一并破产。而法院方面在受理这起“关联企业合并破产案”时并未简单地“一破了之”,而是以《企业破产法》引入的破产重整制度,通过重整来挽救,试图令华伦“起死回生”。

  去年10月11日,富阳市人民法院以(2009)杭富商破字第2-3号《民事裁定书》,裁定同意华伦集团与浙江华伦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伦集团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富阳市鹳山电缆电线有限公司、杭州王子光纤材料有限公司和浙江莱特通信材料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吸收合并。(记者 陈斯音) (来源:今日早报)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