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90后学生镜头记录尘肺村获奖 称想为社会做点事

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2010年09月17日09:06

  一部短片,记录“如尘埃般的生命”

  90后大学生镜头记录“尘肺村”生存状态获纪录片金奖

  通讯员 董勇 本报记者 杨影

  “我是个90后,可我不看韩剧也不迷恋网游,我觉得大学生应该有点社会责任。”浙工大之江学院大三男生王骏认真地说。

  这个暑假,王骏和浙大城市学院学生范家驹、指导老师金华青等6位纪录片志同道合者,来到有着“尘肺病”村之称的湖南双喜村,用镜头记录了20天村民的生存状态。

  拍掉40卷带子,浓缩成5分钟精华,一部名为《双喜村的眼泪》的短片获得刚刚落幕的“南方多媒体短片节”纪录片单元金奖。

  关注社会底层,震撼人心

  王骏加入这个由大学生组成的社会纪录片圈子后,一直记着指导老师金华青的教诲,“拍记录片,就要把自己放得很低”。

  这个暑假,受“开胸验肺”报道的影响,王骏他们来到湖南双喜村。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个村有300多人到深圳建筑工地上当风钻工,由于成天在灰尘满天的工地工作,17年间,200多人被确诊尘肺病,24人已病故。”尽管去前有过心理准备,但当王骏看到真实情况,还是被震撼了。

  “有个老奶奶,5个儿子,1个被蛇咬死了,4个因为尘肺病死了,在镜头前,她把儿子的坟一个个指给我们看……老奶奶对着我们的镜头说,‘我的儿子,就像老鹰捉小鸡一样被捉走了’。”王骏甚至觉得,拍摄这样的纪录片,有些残忍。

  整晚看着伤心的画面翻译方言

  当地条件不怎么好,一群小伙子都吃很辣的粉皮,要不就到地里摘点辣椒和茄子,想吃荤菜,只能趁当地赶集的日子。

  大家住在当地村民的房子里,床上两个,地上躺四个。

  夏至那天,停了一天的电,整个摄制组浑身湿透起了床。他们得到一个坏消息,3天前约好上门拍摄的一位尘肺病人,因无法吸氧,在停电期间去世了。“可在追悼会上,我们还得把镜头对准亲人们悲痛的脸庞。”

  王骏很大一块工作,就是晚上重复看令人难受的镜头,然后和当地两名翻译,将一句句方言翻译成普通话。

  “个把小时的镜头,我们常常要翻译一整夜。”

  一个大学生纪录片圈子正在形成

  其实,这已不是浙工大之江学院的学生第一次拍社会底层素材纪录片获奖了。带王骏入圈的人,早报今年年初曾报道过。

  该校大四男生苏家铭,大过年,就和搭档扛着机器去山西,为一户收养了10多个残障孤儿的老夫妻去拍纪录片,当时,那个纪录片也获得了“南方多媒体短片节”的金奖。

  “纪录片在国内很小众。比如张艺谋人人都知道,可给我们做评委的人当中,就有他的老师,司徒兆敦,中国的纪录片之父,知道的人就很少。”苏家铭说,其实现在杭州有一个正在形成的大学生纪录片圈子,发起人是电视人金华青。

  “我和金老师打算把有这样理想的大学生都聚集起来,组成训练营,历届获奖人的奖金都是营里的基金,为下一个出去拍摄题材的人提供经济支持。我们正在努力物色志同道合者。”苏家铭说。

(责任编辑:news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