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重庆“最敬业巡警”感动网友 带伤指挥交通(图)

来源:重庆晚报
2010年09月22日02:51
郭静海的右脚上缠着厚厚的绷带 记者 冉文 摄
郭静海的右脚上缠着厚厚的绷带 记者 冉文 摄

网友“上面有人”用手机拍的郭静海带伤指挥交通的照片

  网友“上面有人”用手机拍的郭静海带伤指挥交通的照片

  因扎根基层、工作出色,4年前市公安局领导曾作批示,号召全市民警向他学习

  从警28年间,他荣立过三个三等功,获得两次“优秀公务员”称号和市公安局七次嘉奖

  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上,“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配备校警,建成500个交巡警平台”作为十件民生大事之一,写进了《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中。

  从2月7日起,全市分两批次启动交巡警勤务工作,部署交巡警平台300个、警力8300名、警车300台、摩托车1200台。至9月5日,全市刑事案件发案同比减少23185起,下降17.4%,产生了巨大的执法效果和社会效益。

  此外,全市各区县均成立了校园安保支(大)队,派驻校警5588人、校园安保力量4.7万人,有3416所校园达到“一校一警”要求。

  带伤坚守岗位

  赶着上班扭伤脚

  昨日,本报“第一眼”网站发出一组网友照片———沙坪坝区一名普通交巡警,右脚缠着绷带,顶着烈日指挥交通。这组照片很快被国内各大网站转载,引来千万网友如潮褒扬,这名交巡警被网友称为“重庆最敬业的交巡警”。

  带伤坚守岗位

  敬业交巡警感动市民

  网友提供的这组照片,主角是一位装备齐全、戴着头盔的交巡警。他一只脚穿着皮鞋,另一只脚穿着拖鞋。穿拖鞋的那只脚缠满绷带。

  “今天上午我到西南医院看病,由于有两辆车擦挂导致堵车。这时来了一名骑着摩托的交巡警,迅速处理好擦挂事故,马路很快畅通起来……”拍摄者“上面有人”发帖说,当时天气炎热,地表温度起码在40摄氏度以上,这位交巡警的脚缠着绷带,忙得大汗淋漓,让他深感敬佩。

  这组照片是用手机拍摄的,尽管质量不高,但让不少网友心中一暖———“值得表扬,现在外头温度好高哟……”、“确实值得鼓掌,交巡警烈日下带伤坚守岗位这个画面,必将成为经典”、“向那位交巡警致敬!”……浏览各大网站,网友们赞声一片。

  赶着上班扭伤脚

  不愿休息连续上五天班

  记者昨日多方查证,终于找到这组照片中的主人公———沙坪坝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新桥医院平台51岁民警郭静海。

  郭静海的脚是扭伤的。16日早晨6时许,郭静海从家中匆匆赶往单位。由于担心迟到,他三步并作两步下楼,不料扭伤了原本因打球受过伤的右脚,当时痛得他蹲了下去。当天,从医生处得知自己没有伤到骨头后,郭静海又重新出现在交巡警平台上。

  昨日看到网上自己的照片,郭静海证实,那是20日上午出勤时的画面,当天自己值早班。新桥医院平台往日警情不太多,只有四五条,但20日当天也许是天气太热,纠纷矛盾多,车辆擦挂也多,从早上7时半到下午3时半,平台接警超过25次。

  为照顾受伤的郭静海,同班同事都尽量接受出勤任务,把他留在平台。上午10时过,西南医院大门口发生一起两车擦挂事故。由于平台其他民警全都出了警,只剩下郭静海和交通志愿者。郭静海当即驾驶摩托车赶赴事故现场。

  此时,路面堵塞已渐显现。撤除现场、疏导交通……忙了二十分钟,现场交通总算恢复。郭静海一瘸一拐地返回摩托车旁,准备驾车离开。这时他突然发现,旁边一男子正拿着手机对他拍照。“我猜发照片的可能就是他。”郭静海说,当时他还制止了该男子的拍照行为。

  最敬业交巡警

  今天中秋要值班到深夜

  相比20日出勤当天,郭静海的脚伤昨日已有好转———那天肿得无法穿皮鞋的脚,现在可以勉强塞进皮鞋了。不过,脚趾的青紫仍未消退。

  “现在影响已不大了。”见记者采访,郭静海再三表示,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婉言谢绝采访。

  记者了解到,郭静海受伤后,辖区交巡警支队和他所在平台相关负责人想让他好好休息,但郭静海拒绝了。“平台警员不多,我休息了,别人就要来顶班。”郭静海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他不想给同事增添额外负担。

  记者昨日从市公安局了解到,郭静海曾在歌乐山山洞派出所、天星桥派出所工作过,因扎根基层、工作出色,2006年,时任市公安局局长朱明国曾作批示,号召全市民警向他学习。从警28年间,他荣立过三个三等功,获得两次“优秀公务员”称号和市公安局七次嘉奖。

  今天是中秋节,这位被网友称为“最敬业的交巡警”,仍然要上班,一直上到深夜。

  平台要搬家

  一号桥居民强烈反对

  今年3月以来,全国校园安全案件频发。为保障学生安全,我市警方经过多方考虑,决定将原设在渝中区一号桥的交巡警平台搬到巴蜀中学门口。没想到,平台一次小挪位,竟引发当地居民强烈反对。

  “住在一号桥附近的很多居民都阻止我们搬平台,有的还到辖区分局反映情况,甚至到市公安局去反映,希望平台不要搬走。”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渝中区警方对此高度重视,在极短时间制作出“给居民的一封信”,向原一号桥平台居民聚居区的门面、公司和居民楼每家每户散发,并承诺:即便平台搬走了,但交巡警的日常巡逻绝不会放松,绝不会忽视“平台老家”,确保市民仍会经常看到交巡警身影。居民们这才作罢。

  “这件事让我们感触很深。”该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件小事,让他真切体会到交巡警平台和市民生活的密切关系。因此,他希望广大市民能积极参与新增200个交巡警平台的选址海选,共同营造平安家园。

  引发两个小区争夺战

  今年8月,由于以前的驻地、菜袁路江湾国际花都小区门口要修建商住楼,菜袁路交巡警平台不得不搬迁,从而引发两个小区居民的一场争夺平台大战。

  虽说平台新址和旧址相距不足500米,但听说平台要搬迁,平台原址附近的平安街社区居民和江湾国际花都小区的居民都急了。他们一方面到平台,找到执勤民警表达希望平台不要搬走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又自发组织到辖区交巡警支队、渝中区分局甚至市公安局请愿,要求留下平台。

  听说平台搬迁是因为原址要修建商住楼而不得不搬时,居民们找到开发商,还到市建委、规划局等相关部门,查阅此处建商住楼的相关手续是否齐全,希望以此制止商住楼的建设,挽留住平台。

  而新址所在的竹园小区及附近居民听说“交巡警平台要搬过来”,则欣喜不已。三拨两拨地跑到平台,打听“平台到底什么时候搬?”甚至自发组织青壮劳力,要求“帮交巡警搬家”。听说平安街社区和江湾国际花都小区的居民在向相关部门请愿要求留下平台后,竹园小区及附近的居民也表示要去请愿,要求平台快点搬来。

  这边要留,那边要争,居民们的热情让菜袁路交巡警平台的民警们感触不已。“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交巡警平台的作用,看出交巡警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辖区民警纷纷表示,一定全力维护社会治安,不辜负市民的殷切期望。

  增设平台

  市民意愿放首位

  ———专访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总队长钱永培

  本月14日,市公安局面向社会征集新增200个交巡警平台的地址,记者昨日从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获悉,市民的有效建议已超万条。平台设置有何具体要求?昨日,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总队长钱永培。

  钱永培说,这次市公安局启动交巡警平台的前期准备工作,将把市民的意愿放在首位,然后再根据辖区具体情况及现有平台分布状况,综合考量确定新增平台的位置。

  钱永培说,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专门把加强交巡警平台的建设工作作为民生大事之一。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市公安局将在明年底前陆续增设200个交巡警平台,使全市平台总数达到500个,为“平安重庆”、“畅通重庆”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钱永培强调,警方设置平台的基点,是希望平台设置后发挥最大的防控效果。因此,希望市民在推荐地址时,要综合考虑本地区治安、交通的状况,以及相邻交巡警平台的位置,力争做到合理布局,无缝衔接,最大限度发挥交巡警平台的作用。

  本版稿件由记者 涂静 采写
(责任编辑:曾安能)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