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昆明空军基地三号宿舍里的地图绘制组成员逐渐和附近稻田里干活的农民熟悉起来。有一户人家的一个小女孩一直帮助我们,于是我们向男主人询问,是否可以为这个小女孩仿制一件和我们制服一样的服装,这家主人同意了。我们把制服送给了小女孩,为她拍了这张拿着棒棒糖的照片。我写信把此事告诉我母亲,她回信说她邮寄了一个玩具娃娃要送给这个小姑娘。在我们中队 |
1944年9月1日,艾伦·拉森随第35照相侦察中队从印度来到中国,他得知中队被派往第14航空队———由陈纳德将军领导的、赫赫有名的“飞虎队”。 约翰·弗里曼 摄 |
修筑昆明机场跑道的军民。 威廉·迪柏 摄 |
编者按: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不久前出版了摄影集《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年》。让我们震惊的是,这是第一次出现关于40年代的彩色照片,当时彩色胶卷也是发明不久;让我们感动的是,美国质朴的战士们对抗日的激情和对中国百姓的深厚友谊。蒙出版社同意,本报刊登部分照片,它们的颜色仍栩栩如生。据介绍,两位作者已有一位仙逝,在世的艾伦·拉森渴望再次来到中国访问、展览,但目前经费还没有着落。
艾伦·拉森为中文影集写的前言
中国,一个如此遥远的国度。只要在地上挖一个很深很深的洞,就可以去到中国了———孩提时代的我们这样深信着。因为中国在世界的另一端。
2007年,当我漫步在卢沟桥上,回忆起1930-40年代那些曾与我们同校的中国男孩女孩们,仍恍如昨日。他们是我们的朋友,我的父母也熟悉他们的家人。等到我们更年长些的时候,“卢沟桥事变”的所见所闻使我们对中国人民充满了同情和支持。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发生时,我和我的同学即将从高中毕业。虽然尚不到参军年龄,我们仍渴望参加对日本的战斗。
1943年是我升入大学的第一年,从老家马萨诸塞州布鲁克林高中毕业后,我进入空军部队接受训练,10个月后,我所在的中队被编入美军第14航空队———“飞虎队”,一支由陈纳德将军组建的支援中国抗日的空军部队。
于是美国大兵到中国去了———当然不是靠挖洞,而是飞跃了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印度、缅甸和“驼峰航线”———来到一个与美国相距千山万水的战区。
这本影集真实记录了我和我已故的战友威廉·迪柏先生(William L. Dibble)拍摄到的当时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一些珍贵画面,以及我们与那些英勇不屈的中国人共同战斗的难忘经历。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