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遗址木构建筑基址。 滕磊 摄 |
位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镇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被发现起便闻名于世。它之所以得到世人的重视是因为此前人们多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而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长江流域同样孕育着丰富而灿烂的原始文明……
距今约7000年前,杭州湾南岸的河姆渡一带有个天然的“工”字形山地,由于良好的促淤功能,这里在全新世海退初期最先成为陆地。当姚西平原还是一片浅海的时候,河姆渡已是宁绍平原上的一块“风水宝地”。
宝地上居住着河姆渡人。他们以渔猎,种植水稻,饲养猪、狗等家畜为生。男人或手执长矛,或张弓搭箭,或吹哨呐喊,捕猎鹿、野猪、鸟类等各种动物,有时又乘舟下海,捕捞鱼类;女人则编结纺织,制作陶器、骨器、漆木器等手工艺品。
河姆渡人住在一种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里。干栏式建筑是一种令人惊叹的建筑形式,它采用圆桩、方桩、板桩、梁、柱、木板等木构件搭建而成,成为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传统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与北方旱地文化一样,河姆渡人有自己的小“独单”,平日生活居住;也有占地一二百平方米,由若干隔间组成的公共建筑,用来处理氏族的统一事务。居住区生活便利,有公共水井,有生产作坊,制作大家的日常用品。
陶器是生活必需品。由于烧制火候低,因此胎质疏松。根据功用,器形有釜、罐、盘、盆、钵、豆、甑、鼎、鬹、支座等。陶器表面往往进行美化处理,除磨平素面和施红色陶衣外,还要装饰纹样,有绳纹、镂空、几何图案花纹和动植物图案,如稻穗纹、叶纹、猪纹等。最为精美的是一件黑陶猪纹钵。钵高11.6厘米,长21.7厘米,宽17.2厘米。钵体表面上的猪纹形态逼真。猪的头部前伸低垂,双目圆睁,好似在四处寻觅食物。猪的腹部微鼓,身上除了刻有花纹外,脊背上的鬃毛簇立着,惟妙惟肖。
食用后剩余的动物骨骼也为河姆渡人提供了大量的手工原料。经过精心的构思、精细地磨制,他们生产出骨耜、镞、鱼镖、哨、锥、针、管状针、匕、有柄匕、梭形器、锯形器、凿、匙、笄、管、坠、珠、蝶形器、靴形器等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品。少数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图案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堪称精美的实用工艺品。另有象牙制品,其中刻有双鸟朝阳图像的蝶形器、凤鸟形匕状器、雕刻编织纹和似蚕纹的小盅等,显示了精湛的制作技艺。
许多学者在惊叹于辉煌灿烂的河姆渡文化的同时,还深入发掘了这一高度发达的文明何以在繁荣2000年之后衰亡消失的原因。1999年春,一个致力于河姆渡文化兴衰与水环境关系的研究小组在当地成立,经过研究,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全新世海退结束时形成的杭州湾喇叭口地形,使姚江平原的水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水流北排不畅,洪涝成灾。在洪水的威胁下,动物纷纷逃离,水稻生产也连年减产,甚至颗粒无收。最终河姆渡人不得不背井离乡,离开了这块生息2000年之久的土地!
(国家文物局 滕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