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台记者参观春秋时期“联合国” 陶醉杂技表演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9月26日17:55
  中新网濮阳9月26日电 (王永记)“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谁也不会想到一座长满杂早的土堆,竟是春秋时期的"联合国";如果不是新身体会,说啥也不会想到,两千多年前,这儿曾经是群雄多次会盟改变历史的重要场所。”参观完河南濮阳的戚城会盟台遗址后,台湾《中国时报》记者连隽伟感慨万千。

  今日此间,由两岸媒体记者参加的“魅力中原 精采河南”采访团到达中国龙乡——河南濮阳。参观戚城会盟台遗址,观看东北庄杂技表演,濮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独特的民风,令台湾记者同行们陶醉。

  濮阳的戚城会盟台遗址是一处高大土台,高4.6米,长20米,宽16米左右,占地二百余亩,上可容纳万人。此台前面略尖,后呈方形,因春秋时期诸侯多次在此台之上会盟而称为“会盟台”。

  史料记载,从公元前626年到前531年的近一个世纪内,诸侯国在此会盟15次。会盟的议题有解决土地争端、背盟与续盟、决定有关战争事宜等,有诸多政治联盟之间的外事活动也能都通过会盟解决。因此,戚城会盟台有春秋时期的“联合国”之称。

  置身如今的戚城会盟台遗址,仍能想像出两千多年前诸候君王会盟于此,共商天下大事的情形。“很多历史的东西只有亲自看了之后才能得到印证,才有真实感,会盟的真实含义只有到此地才有切身体会。”台湾一记者感慨道。

  在濮阳东北庄,两岸记者与杂技来了一次零距离接触。“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人人玩杂技,都能露两手”,“钗把锄头当工具,田间地头是场地”。这是记者同行们在观看东北庄杂技表演后最真切的体会。

  “以前从未如此近距离地观看过杂技表演,小演员的表演让我们的神经紧绷着、心悬着,盯睛连眨都不敢眨,生怕他们从上面掉下来。”台湾《税务日报》社长黄明生称,“看了他们的表演,真是太精彩了,真正让我感受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深刻含义。”

  在东庄的一个农家小院内,临时叫上一位七旬的老者。从外看老者腿脚不是很利索,但见他脱下外套,随手拿起竹钯、木锨便顶了起来。惹得台湾同行掌声不断,连呼“大开眼界”。他们原以为,只有专业杂技演员才有如此技艺,根本想不到随便找个人、随便找件农具都能“露两手”。

  据悉,濮阳东北庄与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这里的杂技源于上古,萌于春秋,成于秦汉,熟于唐宋,盛于明清。东北庄全村2400口人,80%都从事过杂技表演,且个个深怀“绝技”,其足迹遍及亚、欧、美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